在全球无人机发展竞争的海潮中,解放军再次占据了一个紧张的节点。 克日,中国官媒公开了一款微型作战无人机,其独特的“保温杯”外形引发国际关注。当然,最让外界重视的,还是其“全球最大有效载荷系数”,这在当前所有已知的无人飞行器中首屈一指。 1、中国“保温杯”无人机亮相 《联合早报》报道称,这款无人机的推出正值众多国家争相发展无人机技术之际,其保温杯一样的外形,引起不少人关注。 据介绍,这款无人机搭载了最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内置神经网络处理器,得以在经过预先学习后,自主执行复杂的任务,无需人为及时干预。 这款无人机还采用模块化设计,其桨叶可轻松折叠,使携带变得异常方便,适合各种战场条件。而且还能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组装成四旋翼或六旋翼,进而提升团体拉力,以适应不同任务要求。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这款无人机拥有全球所有已知无人机中最大的有效荷载系数,可以挂载3枚手榴弹。这无疑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作战方式,既可以化身侦察无人机,也能参与作战,大幅度延伸士兵打击距离,增强战场作战机动性。 2、巷战尖兵!中国无人机不容小觑 其实,这类无人机的出现并不稀奇,早在之前的珠海航展上,我国就展示过一款名为彩虹-817A的无人机,体型与保温杯相近。 可以说,这不但反映出解放军在无人化作战领域不断突破的雄心,还为解放军在现代战场上赢得更多主动权。 尤其是在台海,法国将军预言称,这类微型无人机,体型小,再加上中国完整的无人机财产链,将具备巨大的产能优势,未来很可能在战场上发挥巨大作用,成为巷战尖兵。 中国军号也曾详细分析称,小有小的好处,微型无人机堪比“低空之眼”,更安全、隐秘。能够自由在目标上空自由穿行,边飞边回传图像。正因如此,近年来中国、美国、以色列等国家,都在加速对这类无人机的研发。 可以设想,在不远的将来,如许的尖端技术将会怎样继续推动军事战略的革新,实现从空中到地面的全面颠覆。 3、要用无人机填满台海? 台湾也认清这一点,自2014年以来便积极扩大无人机的采购规模,试图将无人机系统深度融入作战体系,以此抗衡解放军登陆。 数据表现,台湾陆续采购了战术型近程无人机201架、目获型无人机72架、微型无人机320架,并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完成更大规模的采购计划。 同时,台湾在新一轮防务预算案还特别强调了无人机的紧张性,认为战术型无人飞行载具能够有效实施“地形限制上战术侦察和监视”任务,以满足团体情报监视需求。他们希望通过无人机在渗透、城镇防卫作战中增强侦察效能,并扩大监控范围,以应对更多未知的战场挑衅。 台湾如此,美国自然乐见其成。 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帕帕罗就曾发表激进言论称,计划用大量无人机填满台海,阻止解放军任何形式的渡海登陆举措。帕帕罗甚至声称,要把整个台湾海峡变成一片“地狱”。这番言论,自然让台湾更加猖狂。 4、台湾上演无人机对抗?东施效颦! 然而,这一切却被一些专家视为“东施效颦”。 固然台湾试图借助无人机来形成所谓的“不对称战力”,但与大陆卓越的无人机研发和生产能力相比,台湾在创新及技术质量上均无优势可言。 在全球商用无人机市场,中国已经取得显著的领先地位,而在军用无人机领域也紧随美国步调,足以与之比肩。同时,大陆在反无人机技术上的进步也是世界著名,在各种军演中已屡见不鲜。 所以,台湾意欲通过大规模引入无人机技术来与解放军无人机硬碰硬,事实上,这种做法根本没什么用。 这也使得,美国国防官员们克日一再强调不寻求与中国开战。 当然,美国的退缩,也源于中国大陆一直在通过军事练习和法律手段,严厉打击“台独”活动,展现其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的刻意和能力。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422A07FZM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