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份感谢声明从克里姆林宫官宣发出,俄朝关系的底色,就已不是普通的军事合作,而是一场公开的战略结盟仪式。 当地时间4月28日,普京以“代表1.4亿俄罗斯人民”的口吻,亲自对外表达了对朝鲜的敬意,这不光是一份礼貌回应,更是权力话语场上的一场精准信号投递。 这份发布在克里姆林宫官网上的正式声明,用词直白且庄重。普京写道:“俄罗斯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朝鲜特种部队的英雄事迹。我们将永远缅怀那些为了俄罗斯、为了我们共同的自由、与俄罗斯战友并肩作战、献出生命的英雄们。” “永远不会忘记”“永远缅怀”——两个“永远”的重复,在俄罗斯官方话语中极为罕见,尤其放在对外军力支援的背景下,其政治分量已然不止外交辞令可比拟。 换言之,这是普京亲自将“朝鲜发兵援俄”钉在历史的公示牌上,是对外亦对内的双重宣誓。 朝鲜发兵:口头感谢背后是利益兑现朝鲜发兵援助俄罗斯这一消息,虽未由西方媒体高调报道,但已被俄朝双方确认,并得到克里姆林宫的官方背书。这种安排背后,是俄乌战场上人力与补给持续紧张的现实。而在这关键时刻发兵的朝鲜,显然捅破了末了一层窗户纸,将“反西方阵营”的军事合作,公之于世。 而俄方的回礼显然不会止于一纸赞词。在当前的地缘经济格局下,俄罗斯正面临西方制裁下的供应链断裂,唯有向东方敞开门户,方可维持局势不崩。朝鲜,恰恰成了一个既“安全”又“可控”的支点。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可以预见:俄罗斯将向朝鲜加大粮食、能源等基本物资供应;武器装备,尤其是火炮、无人机与战场通信技术,也可能以“技术合作”名义向朝鲜“转移”;甚至连曾经秘而不宣的某些战略项目,也可能借由这一节点悄然推进。 俄朝关系:从边沿同盟到核心伙伴朝鲜此次发兵,是一次政治上的重下注,也是一次历史级别的外交投名状。而普京的回礼,则是一纸将朝鲜拉入“核心伙伴圈”的邀请函。 与过往不同的是,这一次俄罗斯不再遮遮掩掩。在“集体西方”对俄实施封锁、围堵的背景下,莫斯科终于选择彻底冲破禁忌,公开承认来自朝鲜的“军事援助”。这不光标记着俄朝关系升级,更意味着一个新的非西方军事互助体系正在悄然成型。 此举的战略意图也不难读出:当西方友邦忙于通过北约扩军、欧盟援乌时,俄罗斯也在编织一张由“反美”与“反西方制裁”联系起来的亚洲盟友网络。朝鲜不过是第一环。 “给足面子”的背后,是地缘反击的序章普京这份措辞异常严肃的感谢声明,并非一时情绪所致,而是高度仪式化的政治安排。其目的是通过“国家元首高度致谢”这一方式,将俄朝关系的密切绑定,合法化、道义化,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将“朝鲜发兵援俄”转化为“正当防卫”与“国际正义”的象征。 这一操纵,既满足了俄罗斯对盟友支持的舆论需求,也为朝鲜在国际孤立状态中争得了一份难得的“正当性背书”。 从战术角度讲,这是对西方媒体长期描绘的“朝鲜疯子国家论”的直接反击;从战略角度讲,这是在美日韩三角联盟之外,释放的极为刺眼的一束“东方结盟”信号。 不只是感谢,更是绑定朝鲜此番主动发兵援俄,虽在国际视野中略显突兀,但在俄朝两国各自的逻辑下,却是一次颇具收益的战略协作。而普京的这份“永远不会忘记”,实质上已将朝鲜摆上了俄罗斯“荣誉军团”的前排。这种绑定,不只是一纸外交表态,更是未来一系列军工合作与资源对接的伏笔。 在这个剧烈震荡的国际秩序重构期,每一场发兵,都是一次下注;而每一次“感谢”,都是一次结盟的宣誓。俄朝关系已悄然跃升至一个新的高度——一个比“战略伙伴”更深,更危险,也更不被西方欢迎的高度。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429A059KN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