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汝佳这个名字,听起来像个漂亮的女孩,现实上是个帅气的男生,当时被称为本地第一男神。 在中国流行音乐的汗青长河里,陈汝佳这个名字就像颗转瞬即逝的流星,划破八十年代的夜空时惊艳了整个华语乐坛,却在最耀眼的时候悄然坠落。 他已经去世了,那一年,他年仅40岁。 幸运的是,他去世二十多年后还有人记得他,记得他是本地流行乐坛第一人。 这个留着中分头、眼神担心的广州男孩,用他独特的声线改写了"翻唱歌手"的定义,直到本日,当《弯弯的玉轮》前奏响起时,依然有人会问:原唱真的是刘欢吗? 时间倒回1984年,深圳罗湖口岸对面的夜总会里,20岁的陈汝佳每晚要唱四场。这个白天在服装店当售货员的小伙子,晚上套上垫肩西装站在霓虹灯下,把徐小凤的《顺流逆流》唱得比原版还缠绵。 当时没人想到,这个在夜场讨生活的年轻人,两年后会站在央视春晚舞台,那件镶满亮片的演出服现在看土得掉渣,但在1989年春晚现场,愣是让电视机前的观众集体傻眼,原来男人唱歌也能这么"妖"。 要说陈汝佳最牛的地方,不是他模仿徐小凤能到以假乱真的水平,而是他总能把翻唱曲目烙上自己的印记。 1988年首届全国歌手大奖赛上,他凭《故园之恋》拿下冠军,评委们给出的评语是"把口水歌唱出了艺术性"。 这本事后来让他在香港亚视电视剧《狂侠天骄魔女》里一唱成名,连原唱叶振棠都专门打电话到广州,说没想到有人能把武侠歌唱得这么"侠骨柔肠"。那会儿本地歌手能在香港站稳脚跟的,除了他也就毛阿敏了。 但陈汝佳注定成不了主流意义上的巨星。1990年他连拿"全国十大歌星""影视十佳歌手"等六个大奖,成当时广东歌坛获全国大奖最多的歌手,他唱的《弯弯的玉轮》《薄暮放牛》和《晚秋》等歌曲传唱至今成为经典。 他暗恋好久的女孩远走异国,杳无音讯。为此他还上《真情》节目诉说过这段感情,没想到的是在节目尾声这个女孩出现在演播场了,陈汝佳激动不已。 可是已经晚了,这个女孩不是一个人来的,她结婚了,她是带着她的外国丈夫来的。这种冲击力,可想而知,节目竣事后记者打电话给他还听着他在那头哭。他说自己对感情没有一点信心,有许多事情困扰着他。 当陈汝佳2000年悄悄回国时,歌坛已经是谢霆锋、周杰伦的天下。有次在东莞商演,主办方把他的名字印成"陈汝住",同台的网络歌手唱首《老鼠爱大米》就能拿他三倍的出场费。 最扎心的是有次演出竣事,二十出头的场务跑来问:"陈老师您当年真上过春晚啊?"他只能苦笑着掏出珍藏的演出照片,照片里站在他旁边伴舞的,现在已经是某卫视的综艺总监。 关于陈汝佳的死,至今仍是华语乐坛的未解之谜。 2004年1月12日梅艳芳出殡当天,陈汝佳翻唱过一首梅艳芳的《坏女孩》,翻唱出自己的风格,这是他第一次接触到"梅艳芳",就这一次他就爱上了。 但他是否因此而亡,不得而知。被发现倒在广州的公寓里。但歌迷圈里传播着更戏剧化的版本——有人说他抱着梅姑的纪念专辑哭了一整夜。 直到2005年他忌日当天,媒体才爆出他去世的消息,这空窗期里居然还有演出商在给他发商演邀约。 现在回头看陈汝佳的演艺生涯,会发现他活脱脱就是八十年代本地娱乐业的缩影。他去世后留下的二十多盒录音带,现在成了研究中国流行音乐史的珍贵资料。这才是中国流行音乐的根儿。 在短视频平台,每天仍有年轻人用他的《薄暮放牛》当背景音乐拍怀旧视频。有条高赞评论说:"我爸当年追我妈,在人民公园用磁带机放《弯弯的玉轮》,现在他俩金婚了还在听这首歌。" 如今他已去世21年,还有人记得他,常听他的歌也不枉他在乐坛走一遭。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428A09FFB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