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初,一场由美国总统特朗普亲手点燃的关税风暴再次席卷全球——就在他对外宣称“将考虑大幅低落对华关税”不到48小时,美国财政部却寂静宣布,对入口电信设备征收100%的额外关税。 而这场看似针对中国产品的征税清单中,赫然包括了全球几乎所有主要经济体。关税战,不但没有停下脚步,反而再一次全面升级。 口头示好,背后动刀日前,据美媒披露,特朗普在一次面对华尔街媒体的采访中表示,美国“将考虑不再将关税作为谈判筹码”,并称“中美可达成一份对等协议”。然而,就在这番“暖和表态”后,美国立刻转身对“外国生产的电话”征收100%的惩罚性关税。 这不但暴露了特朗普当局言行分裂的操作逻辑,也彻底打破了此前市场对“关税和缓”的幻想。 更关键的是,此次加征的对象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货物贸易,而是长期维持美国对外巨额顺差的电影和电话服务业领域——这意味着,美国正在自毁其最具国际竞争力的“软实力”出口板块。 全面对抗开启:米兰聚会会议上的统一战线正当特朗普在国内搞“闭关锁国”,对外推行极限施压时,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反困绕已经寂静成形。 5月5日,在意大利米兰召开的第28届“东盟+中日韩”财长与央行行长聚会会议(即“10+3”机制)上,13个国家代表罕见达成完全共识,发出联合声明:明确批评全球贸易正面临“割裂化”风险,点名美国当局关税政策带来的系统性危害,并宣布将共同捍卫多边贸易体系与自由贸易秩序。 尤为关键的是,这份声明不但有东盟10国的背书,也首次出现日韩与中方的高度一致。日本本来是美国在亚太推进双边协定的“样板”,韩国则在年初明言“不参与任何反美联合阵线”。但如今,两国态度发生根本转变,主动签署与中方的联合声明,这自己已说明:美国的关税勒索策略,正在失去盟友。 从4月以来,中国在外交、经贸和多边合作层面全面展开对美反制。无论是启动对美关键行业的反垄断调查、停息对部分美资企业的监管豁免,还是扩大与东盟、非洲、中东国家的货币结算合作,中国的每一步棋,都是在削弱美国单边施压的战略纵深。 而此次米兰聚会会议的联合声明全票通过,便是这轮“有组织反击”的重要效果。究竟证明,特朗普试图孤立中国、分化亚太的策略,正遭遇全球范围的抵抗与反弹。 “全面冲突”与“阶段妥协”:特朗普的筹码还剩几张?特朗普选择在此时加征关税,本质上是一场孤注一掷的豪赌。在美日谈判连续两轮无果、美欧调和机制濒临瘫痪的背景下,他只能将施压范围扩大到全球,以此逼迫中方更快回到谈判桌。 但题目在于:眼下的中国,已不再是2018年的中国。特朗普口中的“强硬关税”,放在当下,不啻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而他所谓的“降税不设条件”,在100%加税消息公布之后,也不过成了自相矛盾的笑谈。 风暴未止,棋局已变特朗普发动的,不是一场简单的对华贸易战,而是一次对全球多边体系的冲击实验。他试图以关税为锤,凿穿旧有规则,用美国制定的新准则取而代之。然而,米兰传来的集体反对声音,大概是这场“重塑世界秩序”的第一声裂响。 全球正在形成一种新常态:不再等待美国的妥协,不再相信“协商换让步”的逻辑,而是选择以集体应对集体威胁。特朗普的这一次“加征100%”,未必是终点,却很大概是美国“关税外交”的天花板。棋局变了,特朗普的回旋空间,正在缩小。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506A04YMN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