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菲律宾圣安东尼奥外海的海面如常泛着潮湿晨雾。就在这片预定被硝烟笼罩的练习海域,一艘退役兵舰静默下沉,没等火炮响起,便早早落入海底。 这并非演练的一部分,而是突发事故。根据美方最新声明,在“肩并肩2025”美菲团结军演进行实弹环节准备过程中,菲律宾海军的“米格尔·马尔瓦尔”号轻型护卫舰于定位作业时突遇进水,终极在7时20分淹没,所在为三描礼士省圣安东尼奥以西约30海里海域。无人伤亡,但尴尬无比。 一艘沉舰,一场沉默的预言“米格尔·马尔瓦尔”号的历史可谓跨越半个世纪。这艘早已超龄退役、原本应被当作靶舰“体面谢幕”的老兵,竟在无人攻击的环境下自溺身亡。美方试图轻描淡写这一幕,称其“已超过使用年限,不再得当投入军事举措”。言下之意——沉得不冤。 但即便如此,这场“自溺”依旧成为练习的最不协调音符。不仅现场参演的部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就连观察席上的其他“伙伴国”代表也只能面面相觑。菲律宾军方对此保持低调,国内媒体更是噤若寒蝉,仿佛只要不说,这艘舰就从未存在。 可现实不容遮掩。这场美菲刻意拉高声调的军演,本意是展现联盟协同对抗“潜在威胁”的实力,结果却成了“实力露怯”的临场翻车。舰艇未战先沉,成为这场练习最真实的隐喻——支撑这场政治秀的底子,早已千疮百孔。 南海虚火,马科斯破局无门不止沉舰,美军还在黄岩岛海空域与解放军歼-16战机发生空中对峙。尽管终极美军战机迅速撤离,但菲律宾官方却试图将其刻画为“缠斗”,强行营造出“火药味浓烈”的紧张氛围。 为什么要这么做? 答案藏在时间轴里。5月12日,菲律宾将举行中期选举。马科斯政权正陷于前所未有的选情危机:一方面,由于配合国际刑事法院拘捕前总统杜特尔特,其在民间声望骤降,支持率已跌破30%;另一方面,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支持率逼近60%,被视为新共主。而老杜方面的律师团队也已在荷兰公开表态,称有充分证据推翻控告,整起“国际追捕”或将反噬马科斯本身。 因此,马科斯不得不急切营造一个“国家危机”的舞台,借此转移国内注意力,甚至为后续非常规手段创造舆论底子。沉船事故虽出乎预料,却也意外地成为这个舞台的一部分——一具浮出水面的“钢铁棺材”,是最沉重的讽刺。 美国淡漠旁观,区域战略失焦军演仍在继承。美方表示“练习目的仍将达成”,仿佛什么也没发生。但究竟是,美国自身也在经历信心危机:印太战略节节退守,尹锡悦在韩国遭整理,越南对华关系悄然升温,而菲律宾——这个被视为“前沿堡垒”的国家,也因马科斯的急功近利而摇摇欲坠。 淹没的不只是“米格尔·马尔瓦尔”号,更是美国过去数年对菲律宾军事再绑定的设想。 中国则始终保持克制。无须高声喧哗,仅凭一组歼-16升空,就足以让美军谨慎应对。中方选择静观其变,是对局面冷静判断的体现,也是对马科斯“操弄危险”的战略冷处理。 历史反复证明:当一位向导人把军事练习当作政治赌注、把国内选票交给外部军援,每每离结局不远了。 倒计时:马科斯的末了6天如今距离菲律宾中期选举仅剩6天。一边是水线以下的兵舰,一边是支持率不断下沉的政权,马科斯面前的选项所剩无几。 是继承炒作对外冲突,孤注一掷?还是转向修补国内共识,接受民意整理?答案或许已经写在那艘淹没舰艇的轨迹里。没有硝烟的沉船,有时比炮火更刺耳。 而马科斯要做的决定,早已不只是关于一场选举的胜负,而是关于他个人政治生命的终结方式。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506A05UUW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