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朝鲜在南浦造船厂下水了一艘名为“崔贤”号的5000吨级驱逐舰。 这艘驱逐舰的火力配置引发了外界的高度关注:其搭载了多达74单元的垂直发射装置,不光远超中国海军的052D驱逐舰(64单元),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韩国“正祖大王”级驱逐舰(104单元)。 更令人震惊的是,舰尾的大口径垂发可能重新定义“全球最大口径舰载垂发装置”。 然而,火力强大的背后,这艘驱逐舰也引发了不少争议。 从垂发结构的不合理性,到朝鲜是否具备支持云云先进舰艇的技术能力,外界对“崔贤”号的现实作战能力和战略意义提出了诸多质疑。 那么,这艘驱逐舰究竟是朝鲜军工技术的突破,还是一个“样子货”? 火力配置:5000吨级舰艇的“火力怪兽”“崔贤”号最大的亮点在于其惊人的火力配置。 根据下水仪式的图片分析,该舰搭载了74单元垂发,分布在舰桥前方和舰尾两处。 其中,舰桥前方的44单元垂发采用两种规格设计,可能用于发射防空导弹和中程导弹;舰尾的30单元垂发中,有10单元为超大尺寸,可能用于发射中长途弹道导弹。 这一配置在全球5000吨级驱逐舰中堪称“火力怪兽”。 以下是与其他国家主力驱逐舰的对比: 中国052D驱逐舰:64单元垂发,采用统一850毫米口径,支持多种导弹。 俄罗斯22350型护卫舰:48单元垂发,分为两种规格,支持防空、反舰及对陆攻击。 韩国“正祖大王”级驱逐舰:104单元垂发,分为三种规格,火力密度极高。 美国“阿利·伯克”级驱逐舰:96单元MK-41垂发,技术成熟,覆盖多种作战需求。 从数据上看,“崔贤”号的垂发总数甚至凌驾了部分更大型舰艇。 然而,火力强大的背后,垂发结构的合理性成为了一个紧张题目。 结构争议:火力强大却设计反常尽管“崔贤”号在火力密度上表现抢眼,但其垂发结构却与全球主流设计理念背道而驰。 通常情况下,驱逐舰会将大尺寸垂发布置在舰首,以便降低重心并提高适航性,而将体积较小的防空导弹垂发布置在舰尾。 然而,“崔贤”号的结构却完全相反:舰桥前方放置了较小规格的垂发,而舰尾高出飞行甲板的一处则搭载了超大尺寸垂发。 这种设计带来了两个主要题目:大尺寸垂发位于舰尾高处,可能导致舰艇重心偏高,影响远海航行的稳定性;舰尾通常布置动力系统、机库等紧张设备,大尺寸垂发的深度可能对舰体内部结构造成挑战。 有分析认为,这种结构可能是朝鲜技术能力不足的效果。 由于难以制造统一规格的垂发系统,朝鲜选择了多种规格的折中方案。 此外,朝鲜的军事战略更偏向近海防御,适航性题目对其现实使用影响可能较小。 技术能力:400天建造的“奇迹”是否可信?“崔贤”号的建造周期仅为400多天,这一速度在全球同类舰艇中几乎前所未见。 以中国055驱逐舰为例,其建造周期通常为2-3年,而美国“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的建造周期更长。 云云短的建造时间引发了外界对其技术能力的质疑,朝鲜是否具备制造现代化舰用动力系统的能力? 驱逐舰必要强大的电子战和雷达系统支持,朝鲜是否能够满足这一需求? 有观点认为,“崔贤”号可能更多是用于展示朝鲜的军究竟力,而非现实作战用途。 战略意义:展示气力还是实战威慑?“崔贤”号的下水不光是朝鲜海军发展的紧张里程碑,也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 近年来,朝鲜的军事战略逐渐从单纯的陆基导弹威慑,向多领域作战能力扩展。 建造云云火力强大的驱逐舰,可能有以下几方面的考量:向国际社会展示朝鲜的军工能力,提拔其在地区的军事职位,加强对朝鲜半岛周边海域的控制能力,使用舰载中长途导弹对韩国、日本等周边国家形成威慑。 “崔贤”号的下水无疑是朝鲜海军发展的紧张一步,其火力配置在5000吨级舰艇中堪称顶级。 然而,垂发结构的不合理性、建造周期的“奇迹性”、以及朝鲜技术能力的短板,都让这艘驱逐舰的现实作战能力充满疑问。 将来,“崔贤”号能否真正发挥作用,仍必要时间的检验。 然而可以确定的是,这艘驱逐舰的出现标志着朝鲜正在试图突破传统的军事发展模式,向更高端的作战平台迈进。 对于国际社会而言,这既是一个必要警惕的信号,也是观察朝鲜军究竟力的紧张窗口。 参考资料 环球时报:最新!朝鲜新建驱逐舰入水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429A081LV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