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在联合国会议上公开批评美国滥用其作为东道主的地位,频仍拒发签证给特定国家的外交人员。 他直指美国此举严重违反国际法义务,破坏了联合国的正常运作。 这一事件迅速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也让“联合国总部是否应该搬离纽约”这一长期争议话题再次成为焦点。 美国为何频仍拒发签证?联合国总部自1945年起设立在美国纽约,这一决定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 作为二战后国际秩序的主导者,美国不仅在联合国的成立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作为东道主的地位也象征着国际社会对其领导地位的认可。 然而,根据1947年签署的《联合国总部协议》,美国也因此承担了重要责任,必须为联合国会员国的外交人员提供签证便利,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到场联合国的工作。 然而,近年来,美国多次利用签证问题对特定国家进行限制,干扰联合国的正常运作。 例如,2023年4月,俄罗斯代表团因签证问题未能准期参加联合国会议。 2025年4月,哥伦比亚总统公开指认美国吊销了他的签证,导致他无法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春季会议。 雷同的事件并非个例,涉及的国家包括古巴、伊朗等,这些国家大多与美国关系告急。 表面上看,美国通常以“国家安全”为理由,拒绝向某些国家的外交人员发放签证。 但实际上,这更像是一种政治手段,通过限制他国外交活动,美国试图减弱这些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同时凸显其对多边平台的掌控能力。 例如,在俄乌辩论发作后,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不仅体现在经济和军事领域,还延伸至外交领域,试图通过签证限制孤立俄罗斯。 耿爽发声释放了什么信号?面对美国的霸权举动,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在4月25日的发言中开门见山。 他指出,美国作为联合国东道主,理应履行国际法义务,保障所有会员国外交人员的签证自由,而不是将签证问题作为实现政治目的的工具。 耿爽夸大,美国的举动不仅违反了《联合国总部协议》,还严重冒犯了外交人员的尊严与自由,对联合国的正常运作造成了重大干扰。 耿爽的发言得到了许多国家的支持,包括俄罗斯、伊朗和古巴等长期受到美国签证限制的国家。 这些国家认为,美国的举动已经严重减弱了联合国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与此同时,也有部门国家对此保持缄默沉静,主要是因为它们在经济或安全领域对美国存在依赖。 联合国总部搬离纽约有可能吗?美国的举动让“联合国总部是否应该搬离纽约”这一话题再次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 事实上,联合国总部搬迁的提议并非首次提出。 早在2019年,俄罗斯就因其代表团被拒签而提出将联合国总部迁出美国的发起。 2023年,雷同的提议再次出现,得到了一些国家的支持。 然而,联合国总部搬迁在现实中面临诸多寻衅。 首先,搬迁需要联合国全体会员国的广泛支持,而美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拥有一票否决权,这使得搬迁提议很难通过。 其次,联合国总部搬迁涉及巨大的经济成本和技能困难,包括新总部的选址、建设以及人员和设备的转移等。 假如联合国总部真的搬迁,哪些国家可能成为新的候选地? 一些分析认为,中立国家如瑞士、新加坡或奥地利可能是潜在的选择。 这些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相对低调,且具备美满的底子设施。 然而,中立国家也并非完全中立,例如瑞士在俄乌辩论中选择支持西方阵营,可能会减弱其候选地位。 中国也被认为是潜在的候选国家之一,但其候选地位可能会受到西方国家的抵制。 未来的多边主义何去何从?假如联合国总部继续留在纽约,国际社会需要找到其他方法来应对美国的举动。 例如,可以通过联合国大会或安理会对美国施压,要求其履行《联合国总部协议》的义务。 别的,联合国还可以思量在其他国家设立更多的分支机构,以分散美国对其运作的影响。 假如联合国总部最终搬迁,这将是国际秩序的一次重大调解。 搬迁不仅是对美国霸权主义的一次寻衅,也是对联合国多边主义的一次重塑。 新总部的选址将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而新东道主国家也将面临巨大的责任和压力。 结语美国拒发签证事件再次暴露了其滥用东道主地位的霸权主义本质,同时也让国际社会更加关注联合国总部的未来运气。 无论总部是否搬迁,这一事件都凸显了全球治理机制的不足与多边主义面临的寻衅。 未来,国际社会需要更加公平和有效的合作机制,以确保联合国能够真正实现其维护和平与促进合作的初衷。 参考资料 中国代表:美滥用东道国地位频仍拒签他国外交人员-新华网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429A081BN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