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中国虽然是“全球航母俱乐部”中的“年轻玩家”,但人民海军在航母范畴的发展势头之迅猛,绝对可超越一票“前辈”。不浮夸地说,仅仅只用了十几年的时间,中国在航母研发能力、建造能力和运用能力等方面,就已基本到达了仅次于全球唯一“超等大国”美国的程度。 固然,在这一过程中,对如今有着最丰富的航母运用履历的美国海军的学习和借鉴,自然是中国海军必不可少的一项做法。不过,我们也不能什么都学,还是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才对。举例来说,早已被美国海军所淘汰的一种舰载机,很可能就会在未来的一个时期内,成为中国海军航空母舰的某种刚需,那就是固定翼舰载反潜机。 我们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海军共发展了两款固定翼舰载反潜机,分别为第一代产物S-2,和第二代产物S-3。就以S-3“北欧海盗”为例,其可携带对海搜索雷达、声纳浮标系统和声音信号处理机等用于探测和跟踪潜艇的设备,然后以自身挂载的深水炸弹、航弹和轻型反潜鱼雷等弹药,对目标潜艇发起攻击。 在疯狂而伤害的冷战年代,苏联海军极其强调以可携带大量远程超音速反舰导弹的核动力潜艇,对抗美国海军的航母战斗群。因此,如何在尽可能远的海域发现苏军核潜艇,最好是在苏联潜艇的反舰导弹射程之外,就实现发现和摧毁,始终是美国海军的一大重要课题。在这方面,可前出整个战斗群数百公里远,并执行空中搜潜和攻潜任务的S-2和S-3反潜机,无疑有着巨大的价值和意义。 不过,其时间进入21世纪,随着来自潜在对手的潜射远程反舰火力的威胁逐步下降,服役多年且已显老迈的S-3于2016年全部退役后,美国海军就再也没有推出过新的固定翼舰载反潜机,航母打击群的航空反潜本领基本仅剩舰载反潜直升机这一种。诚然,直升机的飞行速度、留空时间和作战半径等,均远逊于S-3这样的喷气式固定翼舰载反潜机。但美军之所以敢这么做,一大原因在于其有着数百座外洋军事基地,且很多基地都邻近各大海域的主航道。 在这种情况下,昔日由S-3承担的远程航空反潜任务,就在很大程度上由摆设于各基地中的P-8A陆基型固定翼反潜巡逻机所承担了。也就是说,得益于分布在全球多地的外洋军事基地,即便美军航母打击群自身的反潜力量有所下降,这部分下降的战力也可由友军的P-8A来弥补,或者说是由外洋基地来弥补。 但对于中国海军航母战斗群来说,如此“理想化”的事情恐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基本可以肯定的是,在未来的潜在军事辩论中,包括国产航母“福建舰”在内的水面舰艇,所受到的来自潜在强敌的潜射远程反舰火力威胁并不小。而如果交战海域是在远海大洋、特别是超出了现有的解放军岸基固定翼反潜机部队的作战范围极限,那我们的航母战斗群就只能以“自力更生”的方式来应对此类威胁。此时,仅依赖舰载反潜直升机的力量,恐怕并不太够。 所以说,一款飞行速度快、留空时间长、可在间隔航母战斗群数百公里远的空域,执行航空搜潜和攻潜作战的固定翼舰载反潜机,或将是中国海军不可缺少的战力组成部分。在没有那么多的外洋基地的情况下,国产航母所搭载的各类舰载机,必要组建起更加全面的战力体系才行。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505A01X09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