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飞的六代机,而外界都管它叫歼-50,现在频繁试飞了,大家发现,它居然没有侧弹仓,这是怎么回事? 网上出现了很多视频和清晰度比较高的图片了,其中图片就清晰度确实挺高的,尽管说这些图片看上去有后期处理的陈迹,但是照旧能让我们看到一些细节。歼-50十分夸大隐身性能,就是超级隐身,尤其是大倾角的扁平菱形机头,那更说明六代机它主要夸大的首要夸大的是超级隐身。从飞机团体上来看,歼-50的长度应该和歼-20相当约莫20米,比歼-15是要略短一些,翼展那就比较大了。据有人对比进行了一些推测,比对之后,发现它的翼展大概有18米,不过这要是折叠起来,和歼-15折叠之后,那也是差不多,所以歼-50它也能成为舰载机。而且歼-50的机身,看上去照旧挺大的,挺粗重的,估计最大的腾飞重量,那是会超过40吨的,在机身侧面的舱口,现在看上去,一个是升降架的舱门。另一个,就很可能是为综合电子信息体系,保存的一个天线舱,或者说是一个检修舱口。 我们在歼-35侧面也可以看到保存着这样类似的舱口,而舱口的尺寸那是比较小的。很显然,没法发射近距格斗的空空导弹,歼-50这么大的机身,它没有侧弹仓,那就很有可能,其内部布满了很多其他的子体系。比如说电子体系,没有了侧弹舱反映出,我们对将来空战模式的一种预判,而由此,制定了我们六代机的规划,已经不再去追求近距的格斗,更不追求单打独斗,我们对六代机的定位,它不是要去拼刺刀,而是要进行远程打击和指挥。它更多的是,作为一个空中作战体系节点的角色,这就有可能意味着,歼-50、歼-36这样的六代机,将来会和其他的无人作战平台协同作战。 也就是说,这无人僚机会成为将来空战的模式,已经从近身的肉搏转为了远程的博弈,六代机,通过强大的态势感知体系和人工智能技术,它会进行自我的决断,或者说在肯定程度上,完成自我的决断,然后制定出战术,让无人僚机等平台去完成相关的使命,那么这就需要,很强的智能技术和数据链通讯技术,能快速分析判断空情,制定战术,并且分发出去。显然,我们已经对这方面的,咱们自己的技术,有了足够的信心了,一架飞机的各个子体系,能够分配到的空间以及重量等资源,它都是有限的,这就必然要有所取舍。而歼-50的侧弹仓,显然就在这种取舍之中被放弃了,没有了侧弹仓,未必就是飞机的短板,它体现了我们中国在六代机,理念上的一个飞跃,歼-50可以说是一种前瞻性的设计。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507A06761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