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7日,多国领导人陆续抵达莫斯科,参加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然而,这场本应纪念汗青的运动却因地缘政治的复杂性引发争议。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和斯洛伐克总理菲佐的行程尤为受关注,他们不仅遭到欧盟的警告,还因波罗的海三国拒绝其专机飞越领空而陷入外交困境。这一事件成为欧盟与俄罗斯对抗加剧的缩影,也揭示了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外交困难。 波罗的海三国封锁领空,行程受阻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以“政治敏感性”为由,拒绝塞尔维亚和斯洛伐克专机飞越其领空。斯洛伐克总理菲佐在交际媒体上公开斥责爱沙尼亚的举动,表示尽管斯洛伐克当局专机拥有合法许可,但爱沙尼亚仍在最后几分钟忽然通知禁止飞越。这一决定直接导致菲佐无法按计划抵达莫斯科,并错过了重要会议。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则选择绕道而行。他的专机被迫飞经保加利亚、土耳其、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最终通过“绕飞黑海-土耳其领空”的路线抵达莫斯科。据悉,武契奇的专机在阿塞拜疆巴库机场滞留了12小时,行程比预期艰巨得多。 欧盟与俄罗斯对抗下的小国困境欧盟对两国领导人此行持猛烈反对态度。作为欧盟候选国,塞尔维亚的外交举动受到特别关注。欧盟官员曾警告武契奇,此行可能违背欧盟成员国标准,并威胁其入盟进程。斯洛伐克总理菲佐则因其亲俄立场,长期与欧盟在对俄政策上存在分歧。 汗青记忆与现实政治的冲突塞尔维亚和斯洛伐克领导人坚持参加胜利日运动,来由是纪念二战汗青。这一立场试图将运动与当前俄乌冲突区分开。然而,欧盟内部对此看法并不一致。部分国家以为,纪念运动已被俄罗斯政治化,用以巩固其国际地位。 小国的外交平衡之道此次事件凸显了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艰巨处境。作为欧盟候选国,塞尔维亚需要在对俄关系和入盟目标之间取得平衡。武契奇的选择表明,塞尔维亚试图在维护汗青记忆的同时,坚持外交自主性。然而,这种策略可能导致与欧盟关系的进一步紧张。 斯洛伐克则面临国内外舆论的双重压力。菲佐的亲俄立场在国内支持者和反对者之间存在分歧,而欧盟对其举动的不满可能加剧斯洛伐克在欧盟内部的孤立。 结语武契奇和菲佐的赴俄之旅不仅是一场外交风波,更是当前地缘政治格局的缩影。欧盟与俄罗斯的对抗正在加剧,而小国在这一对抗中的角色日益重要。汗青记忆与现实政治的交织,使得纪念运动不仅仅是对过去的回顾,也成为国际关系的敏感议题。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509A0871F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