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消息称,俄罗斯为怀念卫国战役胜利80周年,特意在莫斯科红场举办了一场盛大的阅兵仪式。 包括中国在内的20个国家受邀到场此次活动,而中方不仅派解放军仪仗队到场阅兵,中方向导人还将出席庆典,并进举动期4天的访问行程。 因为这场阅兵仪式举行之际,俄乌冲突还在连续,所以引发了美西方国家的高度关注。 中俄会谈的内容天然也成了当下的“重头戏”。 其实,早些时候,俄总统外交事务助理乌沙科夫就已经对外放风称,中俄将在会谈期间讨论有关俄乌冲突、俄美关系、中俄合作等重要议题。 而这也给了一些国家挑事的机会,尤其是乌克兰,更是宣称只要参与红场阅兵,都是“对侵略者的支持”。 记者在外交部的例行记者会上也提到了这一题目,所有人都在等待中方的态度。 我外交部发言人庄重且刚强的强调了3点: 起首,中方到场俄罗斯红场庆典,是对历史的恭敬,对先烈的缅怀,也是对二克服利成果的刚强捍卫; 其次,中俄在反法西斯战役中并肩作战,相互支持,存亡与共的情谊是两国人民的宝贵财富。 最后,乌克兰方面的说法完全就是在轻渎历史,践踏二克服利成果,是对国际公平正义的挑战。 不得不说,乌克兰也真是没脑子,卫国战役怀念的是反法西斯胜利,当年乌克兰作为苏联加盟共和国同样浴血奋战,现在却把到场怀念活动曲解为支持侵略,乌克兰难道连谁是侵略者都搞不清了吗? 当然,乌克兰突然打出这么一个昏招,背后大概率也少不了美国的教唆。 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绝不客气的指出,当前国际局势动荡,某些外部势力不怀美意,挑拨中俄关系,这注定不会得逞的。 自特朗普上台以来,就一直致力于“联俄制华”,甚至直接扬言称:绝对不能让中俄走到一起。 为了达成这个目的,特朗普大力推动俄乌冲突的结束,重启美俄对话,就是为了和普京打好关系,得到其青睐,然后腾出手来以后,共同打击中国。 但目前来看,特朗普的筹划并没有乐成,因为时至今日,俄乌冲突的战火仍然在蔓延,特朗普与俄乌的会谈,似乎并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的成果。 而且,特朗普宣扬许久的“双普会面”,也始终都是遥遥无期。 可见,美国想要“联俄抗中”的筹划,算是完全落空了。 而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原因,也很简朴: 其一,中俄关系的日益升华。 在此次中方专机起飞前,普京就对中俄关系定了调。 环球网消息显示,普京在纪录片中谈到中俄关系是“深层次、具有战略意义”的。 按他的说法,中俄两国现在是有共同长处基础的,关系可靠稳定,也能够进一步加强世界的稳定,这也是普京对于当前中俄关系的定调。 与此同时,俄总统助理乌沙科夫也表示,普京已经敲定访华时间,将于今年8月末至9月初前往中国访问。 据透露,普京此行重要是为了到场中国反法西斯战役胜利80周年的怀念活动。 中俄作为二战亚洲和欧洲主战场,共同捍卫二克服利成果本就是应有之义,这也进一步促进了中俄关系的发展。 中俄关系的特殊性在于,它超越了简朴的长处计算。 从能源管道到太空合作,从本币结算到远东开发,两国在西方围堵下硬是闯出了新路。 当然,中俄关系除了是基于两国共同长处和长期友好关系的天然发展,也有地理上邻近的因素。 中俄4000多公里的边境线就像一条无法剪断的纽带,注定两国必须学会共存。 所以,即便外部势力试图离间中俄,但这种关系的牢固性超出了某些西方国家的想象。 其二,“两面派”的特朗普。 虽然特朗普在上台后多次对普京释放友好信号,但以其行事风格来看,这种升温势头随时都可能中断,一点都不靠谱。 而且,美国现在仍然没有撤销对俄罗斯的制裁,这就是特朗普的一贯做法,“说一套做一套”,在看不到实质长处的环境下,他也不会做出任何让步。 在这种环境下,中俄屡创新高的贸易额才是实打实的保障,普京天然不会放弃对这段关系的经营,特朗普的筹划注定是失败的。 搞笑的是,拿普京没办法的特朗普,竟然想到了也举行阅兵仪式来对抗的招数。 观察者网此前报道称,美国宣布将在6月14日,特朗普79岁生日当天,举办阅兵仪式,为了庆祝美陆军成立250周年。 这件事在美国引起轩然大波,外界普遍认为此举是对俄罗斯红场阅兵的针锋相对。 根据历史来看,美国并没有阅兵的风俗,自建国以来,一共也就有几次,因为美国人认为阅兵就是在浪费资源,一个国家实力的强大不需要靠阅兵来展示。 在这种国家传统的压制下,特朗普假如选择硬碰硬,那受伤的只会是他的支持率。 但现在来看,特朗普就是要排除万难,举行这次阅兵,其实重要目的就是秀肌肉,维持自己的霸权地位。 因为这样做既能够向对手展示强大武力,达到威慑的目的,又能够塑造美国的强硬形象,转移人们对美国当前经济政治颓势尽显的焦点。 从大局来看,中俄关系的稳固并非偶然,特朗普现在的一切招数,都难以动摇中俄之间创建数十年的互信与合作。 在高达2400多亿美元的贸易背景下,中俄的联系只会愈发精密,并在相互支持中获得双赢。 普京与中方向导人之间的互访频繁,这不仅是经济和军事上的联合,更是应对环球不确定性的一种当代大国关系模板。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能够拥有这样一种稳定且深刻的合作,也可以看做是两国的庞大外交成绩。 奈何西方总喜欢用"联盟"的旧眼光看待中俄关系,却始终读不懂其中的逻辑。 说到底,中国到场红场阅兵,不是选边站队,而是对历史的敬畏;普京到场中国抗战怀念,也不是地缘投机,而是对共同代价观的服从。 当美国想要玩“联俄抗中”把戏时,中俄早已跳出了这种零和思维,架起更多合作桥梁。 中俄关系不需要言语解释,步调一致就是最好的宣言。 美乌应该明确了:挑拨是非、制造分歧都不过是无用功,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中俄关系仍将连续成为国际关系中重要的一部分。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510A07O1H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