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条来自《每日邮报》的消息迅速在欧洲金融圈引发震荡:俄罗斯总统普京正在准备采取“非常规手段”,强制收回被欧洲整理银行(Euroclear)冻结的2000亿美元俄方资产——这是自乌克兰战争爆发以来,俄欧金融冲突的最猛烈回合,也可能是最具报复性的开始。 “你们以为可以充公我的钱而安然无恙?”这不是普京第一次放狠话,但这一次,他给出了明确路径。 消息称,普京在一场闭门会议中直言不讳:“如果布鲁塞尔有人真以为,能充公我们数千亿美元的主权资产而不付出代价——或许,是时候让他们重新思考这个想法了。” 这番话背后,是克里姆林宫的一整套战术摆设:不仅要在香港对欧洲整理银行提告状讼,在等待法院裁决期间更要“先行冻结”对方2000亿美元资产,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但这场行动的真正焦点,远不止于金钱。根据外媒披露,普京甚至提及“招募内部人士”,锁定欧洲整理银行亚太区最高管理层,包括首席执行官菲利普·洛朗西(Philippe Laurency)在内的人选,甚至考虑以“藐视法庭罪”对其提出刑事控告,将其拘押在俄方司法体系下。 这不是简单的法律斗争,而是一场跨国金融和政治战役的引信。 俄欧金融战火“亚太转场”欧洲整理银行,虽总部位于比利时,却在亚洲拥有多处办事机构,尤其在香港金融圈深耕已久。若俄罗斯在香港法院启动法律程序,不仅会打乱整理银行在亚太地区的资产安排,更会牵连其与多个亚洲政府和金融机构的信任关系。 普京此举,显然是要将冲突引入西方最脆弱、最不设防的金融腹地——全球整理体系的“后花圃”。 外界注意到,这场博弈早已埋下伏笔。自2022年以来,欧盟以“对乌制裁”为名,陆续冻结俄罗斯在欧资产,总规模高达3000亿美元,其中约2000亿会合于欧洲整理银行一处。而俄方此前虽频频放话,但从未真正启动过“法律或技术报复机制”。 现在,普京显然下定刻意,不再止步于外交抗议,而要用西方法律系统“击穿”西方金融自信。 拿什么来冻结俄罗斯?俄罗斯媒体对此事的报道,则进一步揭破了行动细节。克里姆林宫高层已在评估欧洲整理银行在亚太地区的备份数据存储位置、跨境资金调理系统,以及是否存在“可施压”的当地合作方。这并非“黑客战”,而是对整个西方金融基础设施的结构性摸排。 “你们的备份数据中心在那里?你们的主控权限由谁负责?我们会逐一审视。”这是普京在讲话中用的原话,不是恫吓,更像是对一张地图的精准标注。 这也是对西方制裁逻辑的一次致命反问:如果冻结主权资产可以不经国际法院判决、无视国际法,那俄罗斯是否也可以用同样的逻辑,对你们的人、你们的钱、你们的制度动手? 这一次,莫斯科不想再做被动承受者。 不是“报复”,而是“范例”?值得注意的是,此番俄方“法律战”的另一个核心,是塑造一个全球金融秩序的新范式。在普京看来,西方正在将全球整理系统武器化,而俄罗斯的回应,则是用相同的逻辑重构全球金融规则。 这不仅是对欧洲整理银行的威胁,更是对所有尚未选边的国家和机构的警示:当全球金融体系成为战争工具时,中立将失去保护,法律将成为政治的延伸。 而这正是普京此举的真正深意——要让西方重新思考“金融武器”的代价。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513A060F9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