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印度持续不断的武装挑衅,巴基斯坦不再克制,一夜之间攻守易型。在关闭天下领空后,巴军方对印度发起了军事行动,首轮打击直接对准了印度都城新德里附近的军事目标。 这一举动以牙还牙的意味十分明显,因为就在前不久,印军对伊斯兰堡郊区的努尔汗空军基地发起了导弹打击。 随着巴基斯坦发起全面反击,印巴冲突迎来新一轮升级。印度这边的反应显得很迟钝,巴基斯坦宣布发起军事行动后,莫迪政府迟迟没有进一步的消息,应该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巴基斯坦动手前几个小时,美媒还在猜测,巴基斯坦大概会继续克制下去,寻求第三方国家开展外交斡旋,推动局势降温。 万没想到巴基斯坦的反击来得如此迅猛,不给外界任何反应时间,国防部发出告示的时候,首轮打击已经完成。 与此同时,印巴两军围绕几个重要军事地点开始交火,巴基斯坦战机更是直接进入印度领空,看来是对自己的空中上风很有信心。 印军这边也不甘示弱,结果自家飞机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被击落,飞行员还被俘虏,6年前印巴空战的情景再次上演。只不过这一次,巴基斯坦不会这么痛快就把人放回去了。 随后巴基斯坦总理召开国家指挥委员会会议,准备基于新的冲突形势,订定新的安全对策框架,看这个架势,巴基斯坦大概是要为印巴冲突出现最糟糕的情况做准备了。 原来印巴在克什米尔问题上就高度对立,之前在印控克什米尔的大规模袭击,另有印度的不宣而战、持续的无人机袭扰和远程导弹打击,都让局势进一步恶化,基本没给双方留下多少外交斡旋的空间。 事已至此,巴基斯坦也懒得继续浪费口舌。 这几天,印巴可以说是打红了眼,印度在空战中吃了败仗,正急于挽回颜面,巴基斯坦见到印度没有息事宁人的打算,也准备乘胜追击扩大战果,顺便清算一下新仇旧怨。 印巴如果大打出手,谁的负担更重? 先看巴基斯坦,这几年,他们的经济状态长期不容乐观,内部离心离德也是老大难问题,此时对印度强硬回手,首先道义上无可责怪,毕竟对方动手在先,而且此举有助于增强国内凝聚力,如果能继续取得积极战果,更能打出国威。 反而莫迪政府需要有更多顾虑,要不要继续升级事态,甚至是和巴基斯坦打一场全面冲突。 要知道莫迪的第三任期还没满一年,之前好不容易在中印实控线这边和缓态势,结果克什米尔风波又起,与美国的商业会商还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这些都需要莫迪这边仔细权衡,而不是想当然地决策,一旦领土告急局势拖累了经济发展战略,等待印度的将是一连勾通锁反应。 狂热的选民基本盘,对执政成果的焦虑,迫使莫迪政府在地缘上有冒险倾向,放在以前,印度在面对中国的时候,这种倾向还没那么明显,但更多是因为2020年的冲突,姑且让印度岑寂了下来。 往后莫迪政府就只停留在放狠话卖弄强硬的层次,到头来照旧选择与中国协商缓解局势,原因无他,印度承担不起与中国关系持续恶化的后果。 不过换成巴基斯坦这种综合体量远不如自己的对手,又是地缘上的宿敌,莫迪政府的冒险倾向再次暴露无遗。 在印控克什米尔出现袭击事件后,莫迪政府从上到下立刻开始煽动民粹情绪,要求巴基斯坦为“跨境可怕主义”负责。 莫迪更是亲身下场,称要让“印度河的每一滴水都留在印度”,明摆着是要靠印度在印度河流域的上游地位,拿捏处于下游的巴基斯坦。 不过印度也就是虚张声势,表面上他们停息了印巴水资源协议,可印度在印度河修建的水利办法,并不支持长时间地对巴基斯坦断水截流。 时间长了,不要说巴基斯坦会不会宣战,印度自己也有决堤的风险,到时更是得不偿失。 在水资源做文章后,印度又发起了不宣而战的“朱砂行动”,说是保持克制,本质上照旧打着反恐的旗号,损害邻国核心安全长处。 对此,巴基斯坦不大概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再说了,谁在支持跨境可怕主义,巴基斯坦这十几年下来没少收集证据,印度那边全凭一张嘴,表面上把自己渲染成可怕主义的受害者,私底下却对邻国大加责怪,完全不打算深入观察。 这进一步让巴基斯坦确信,印度的主要意图不是反恐,而是为莫迪在克什米尔推行的争议政策推卸责任。 转移矛盾一向是莫迪政府的特长好戏,可这件事并不是一点成本都不需要,一旦处理不好,反而大概加剧矛盾的爆发。而印巴冲突目前为止的发展,都是在向这个趋势靠拢。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510A03HPU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