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印巴冲突的紧张局势再次吸引了全球眼光。当地时间5月7日,巴基斯坦国家安全委员会召开告急会议,明确授权武装部队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与人民安全,并保留自主反击的权利。 军队有了自主性,才能提升适应性。这一授权赋予军方高度自主性,使其在应对印方威胁时能够更灵活、快速地做出反应,这也是所有军队指挥官梦寐以求的权利。从军事指挥体系的角度来看,巴基斯坦此次授权涉及到一个长期存在的关键题目:集权与放权的平衡。 古语有云,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话当台词讲可以,实际执行起来必定要及时叨教,乾纲独断是向导的特权。如何办理向导与效率的关系,也就是集权与放权的关系,天子与官僚博弈,文官与武官博弈,造就的故事、悲剧数不胜数,例如军事能人政治悲剧——麦克阿瑟,例如印度三军。 身边的例子,一个向导掌控欲强,事事发金牌,事事要汇报,工作尺度上去了,整体效率将极为低下。军事上的例子,如1988年海战,叨教批复还没到,战斗已经结束,这怎么算?办理这些矛盾,必须要分权,尤其是分秒必争的现代战役。 分权的形式,一种是权力核心提前放权,二是通过法律进行授权,三是临时性授权。 第一种,明确各级指挥机构在不同情况下的权力范围,使指挥体系更加灵活高效。第二种,以法律条文明确各级指挥官在特定条件下的权力和职责,确保权力的行使有法可依。例如,规定当敌方达到某种攻击程度或越过特定边界时,一线指挥官有权自主决定反击行动。第三种,遇到特殊情况无法可依,可授权临机处置应对。 锦州战役时,中央定了决心,101迟迟下定不了决心。101的犹豫是时机未到、患得患失,然后教员与101反复进行电报沟通,促使101坚定战役决心。 不打锦州打豆豆,本质是战役层在考虑战略决策层的事。这事放在现代战役,程序上不允许,时间上更不可能。现在的战役、战术指挥员,需要更明确的授权,例如以法律条文形式明确触发条件,让战役、战术指挥员能够在符合条件时敏捷做出行动,这是适应现代战役准确指挥需求的必然趋势。 这种形式,是法制化要求与准确指挥的发展方向,也是法制社会的社会共识:定责定权,权责相当。 军事指挥决策的法制化,难在条文覆盖全面,无法适应新情况。最大的困难,是权好定、责难分。打仗的权责题目事关身家性命,依据条文进行“读卡制”打仗,胜了好说,输了责任怎么算,上级授权的? 依法打仗与主动作为,如何辩证统一?多叨教多汇报。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510A01OML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