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授权印度军队放手行动,一队贵客访问了伊斯兰堡,巴基斯坦等来了东西两个方向的强援,有了与印度硬碰硬的重要底气。 巴基斯坦军方发布消息称,由土军总参情报局局长亚沙尔·卡迪奥卢中将带领的土耳其军事代表团,刚刚访问了位于伊斯兰堡的巴基斯坦空军总部,重点讨论了地缘战略、扩大在情报领域合作等问题。 在这个代表团抵达伊斯兰堡前,一架土耳其空军的C-130运输机途经伊拉克、波斯湾、阿拉伯海等地,终极降落在了巴南部重镇卡拉奇的一处机场上。 外界一度有传言称,土军出动了6架军用运输机,为巴基斯坦送去了武器弹药。 但安卡拉随后否认了相关消息,称降落在卡拉奇的C-130运输机只是经停加油。 即便如此,土军这一系列行动,仍旧反映出了安卡拉方面在此轮印巴危机之中,会支持巴基斯坦保卫自己的合法利益。 土军那架C-130可能确实没有运输武器,但作为巴方武器供应方之一,土方的行动足以向印度显现自身为巴方提供军事物资支持的能力。 无独有偶,在土方的C130离开卡拉奇后,中国空军的一架运20运输机重新疆出境,降落在了一处巴基斯坦空军紧急启用不到一周的战备机场上。 在这处机场短暂停留后,运20再次起飞,经停阿联酋后飞往黎巴嫩,执行其他的军事运输使命。 中国空军这种“罗生门”式行动,恰好显现出了中巴外长通话期间,中国外长所说的中方充分明白巴方公道安全关切,支持巴方维护自身主权和安全利益。 这里要说明一下,中国、土耳其通过运输机经停巴方机场,军方高层带队访问等方式,亮明支持巴方维护自身安全利益的基本态度,不代表中、土等国希望印巴发作战争。 包罗中国、土耳其在内的大部门国家,在印巴问题上的态度都是希望双方能够保持克制,制止紧张局面升级,降低双方发作战争的可能性,通过政治途径解决此轮危机。 巴基斯坦没有停止整军备战,让军队放松戒备,但也向国际社会显现出了愿意缓和关系的一面。 巴政府近日就强调,巴方愿意配合进行公正、中立且透明的独立观察,查清此次印控克什米尔恐袭事件的真相,表现出了愿意自证明净的一面。 可莫迪政府此次本就是想借机向巴基斯坦施压,以强硬姿态掩盖自身过去数年克什米尔高压政策的失败,转移国内注意力,确保自身地位的稳固,同时争取让巴基斯坦在印度河水资源等问题上让步。 印度军方似乎也想借着此次机会,一雪前耻,重新向国内证明印度军队的实力。 再加上印度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印度迟迟没有作出缓和双边关系的行动,反而是在不断加大军事等层面的行动力度。 就在中土两方显现自身立场之际,莫迪赋予了印度军方“充分的行动自由”,允许印军放手开打,印巴开战的可能性不断升高。巴方甚至给出了印度可能在24到36小时内动手的悲观猜测。 诚然,在印巴都手握核武器的情况下,双方打不了“灭国战争”,可一旦双方发作大规模军事冲突,烈度仍有可能比肩俄乌冲突。 因此,巴基斯坦必要稳定的武器装备供应,确保不会因为补给不足而丢城失地。 而在巴基斯坦军队的武器装备体系中,西方武器虽然仍旧存在,但大部门武器都利用了很多年,不再承担主要作战使命,且美国为了确保与印度的关系,一直不准巴基斯坦利用美制武器进行对印作战。 巴军现在用来应对威胁的大部门主战武器来自中国,中方是否会在印巴可能的新一次战争中,保证中国产武器弹药与零部件供应,将能够决定巴军的团体作战能力。 而在过去几年,土方也逐渐成为巴方一个重要军事合作伙伴,为巴军提供了无人机等装备。 虽说土耳其能提供的武器装备,中国的武器出口清单上都有,但中方重新提供武器,以及巴军重新熟悉武器都必要时间,一旦土方断供,巴军很多部队的作战能力确实会在短时间内下滑。 可见,在印巴对峙的棋盘上,巴基斯坦凭借中土两国的战略支持,就获得了关键的外交与军事筹码。 中土不约而同地以运输机短暂停留的方式,显现自身态度,强化巴方防御信心,则显现出了国际地缘博弈之中“行动重于言辞”的一面。 中土两国的隐性行动,既是对巴基斯坦维护主权的声援,也是对印度冒险冲动的威慑——南亚地缘博弈的复杂性由此凸显。 当然,我们必须认可,核武阴云下,印巴两国一旦擦枪走火,便有可能引发远超克什米尔边界的灾难性连锁反应。 中国显现了对于巴方的支持,但也不会放任局面在民族主义与军事豪赌中滑向深渊,在国际社会的积极外交斡旋之中,中国仍旧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430A07SPW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