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4日,巴西总统卢拉在北京就访华情况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现:“与中国走近,不害怕特朗普报复。”这一表态不仅反映了巴西的外交立场,也揭示了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格局的深刻变革。此次访问,双方达成了多项重要成果,包括多项合作协议、价值1900亿人民币的本币互换协议,以及关于俄乌局势的联合声明。这次互动不仅深化了中巴关系,也对国际事务产生了重要影响。 经济合作:互补需求与去美元化尝试中巴经济合作由来已久,双方的贸易结构具有高度互补性。中国是巴西铁矿石的最大进口国,而巴西的铁矿石以质量良好和储量丰富著称。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从巴西进口的铁矿石为14787万吨,占巴西铁矿石出口的近六成。除此之外,巴西的大豆、石油等资源也在中国市场中占据重要职位。 与此同时,中国对巴西实体产业的投资也在持续增加。例如,国家电网收购巴西输电企业,三峡集团获得巴西水电站特许经营权,以及金风科技在巴西建立风电装备制造基地,这些项目不仅推动了巴西经济发展,也进一步巩固了中巴的经贸关系。 此次签署的本币互换协议,总金额达1900亿人民币,标志着两国在去美元化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该协议不仅降低了汇率波动对贸易的影响,还为巴西提供了应对美国关税压力的经济工具。近年来,美国对巴西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给巴西经济带来不小压力。而通过本币互换协议,巴西能够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同时增强经济稳固性。 俄乌联合声明:全球南方国家的声音在此次访问中,中巴双方还就俄乌冲突发表了联合声明,呼吁俄乌双方尽快开启直接对话,并强调和平解决是唯一的出路。声明赞赏了俄总统普京和乌总统泽连斯基在新一轮谈判中的积极态度,认为双方已经显现出一定的诚意。 这份声明不仅是中巴两国的外交立场,也代表了全球南方国家的声音。在西方国家主导国际事务的背景下,中巴联合发声,为发展中国家争取更多的外交空间。这种行动不仅有助于推动俄乌局势缓和,也可能对国际外交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俄乌冲突的持续对全球经济和产业链造成了冲击,而停火对中巴两国来说具有直接的经济意义。一个稳固的外部环境能够保障两国贸易合作的顺利进行,制止冲突外溢对产业链造成干扰。特别是巴西作为资源出口型国家,全球经济的稳固对其发展至关重要。 巴西外交选择:在中美之间的平衡术卢拉政府一直强调独立自主和多边主义,此次访华正是这一外交计谋的体现。在面对美国关税压力的情况下,巴西选择与中国深化合作,既是为了寻求经济上的稳固,也是为了在国际事务中争取更大的话语权。通过与中国的合作,巴西不仅能够提拔自身的经济职位,还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了新的合作模式。 结语卢拉访华不仅是一次深化双边关系的外交行动,更是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格局的缩影。无论是多项合作协议、本币互换协议,还是关于俄乌局势的联合声明,都显现了两国在全球关税风波和地缘政治冲突中的应对计谋。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516A08GJQ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