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想战略紧缩聚焦中国,但这又谈何容易,有人已经在拆台的路上了。 白宫盛赞特朗普是“首席交易官”并且宣布,特朗普的中东三国之行,为美国争取到了2万亿美元的投资。在访问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和阿联酋期间,白宫每天都要发布特朗普达成的数十项“交易清单”。 然而,美国媒体并不买账,拿着放大镜一项项检察。结果发现,其中很多大额条约现实上早在特朗普上任前就已经宣布过了,就连拜登政府和卡塔尔达成的军售协议,也被说成了是特朗普拉来的投资。不过,这种拼凑数字、夸大政绩的做法对特朗普来说是家常便饭,实在屡见不鲜。 更值得关注的反而是美国中东战略的调整。特朗普现在的思路很清楚,其中东战略的重点是为美国谋取经济利益。他选择沙特、卡塔尔和阿联酋三个富裕的君主国家,作为上任后首次正式出访的目的地,还表明美国不会再夸大所谓的人权和民主等价值观,而是会变得更加务实,一切都是利字当先。 从更深条理来看,特朗普现在要做的是从中东战略紧缩,减少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干预,和伊朗开启核谈判、与胡塞武装签订停火协议都说明了这一点。而战略紧缩的焦点,是要确保美国将更多的战略资源投入“印太”地域。 拜登政府时期,虽然也下了不少力气,要重振美国在“印太”地域的影响力,强化盟友体系,但巴以问题和乌克兰问题都牵扯了美国的精力。现在特朗普要做的就是,尽快从中东和乌克兰抽身,所以特朗普政府高层也不止一次要求欧洲国家,对自身防务承担起更大的责任,以使美国更好地应对中国带来的挑战。 不过,无论是以色列还是乌克兰,都不会让美国省心。特朗普这次中东之行绕过了以色列,而且不顾以色列的反对取消了对叙利亚的制裁,并且通过和哈马斯的谈判达成协议,营救了美国人质,这都让以色列深感不满,同时担心自己被特朗普边缘化。 为此,以色列还会通过军事行动来证明,自己才是中东局势洗牌的推手。就在16日,以色列宣布启动对加沙代号为“基甸战车”的军事行动。毫无疑问,这会让美国和伊朗的关系以及伊核谈判变得更加复杂。总之,特朗普想在中东埋头做买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与此同时,俄罗斯和乌克兰在土耳其进行的谈判,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进展,双方除了达成战俘交换协议以外,并没能在30天临时停火的问题上取得突破。不仅如此,乌克兰方面声称,俄罗斯代表团在会议上还提出了“不可接受的条件”,要求乌克兰主动放弃更多国土。无论是巴以还是俄乌问题,两条战线的最新动态都说明,美国无法在短时间内轻松抽身。 从奥巴马时期,美国就大谈“重返亚太”,特朗普和拜登政府又先后推出了1.0和2.0版本的“印太战略”。但到今天为止,美国在亚太地域的朋侪圈却急剧紧缩。起首是东盟,大多数成员国都拒绝和美国站队。现在因为贸易问题,就连包括澳大利亚和日本在内的铁杆盟友,和美国之间也渐生嫌隙。 可以肯定的是,特朗普3.0版本的“印太”战略会有更多、更恶劣的针对中国的举措,但有了以往的经验,中国也有充分的信心冷静应对。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517A04DHZ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