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利物浦和拜仁也没随便换锻练,斯洛特和孔帕尼的到来还是有考察的,充实调查合适以后才让他们来球队。 斯洛特这边的问题要简单一些,他重要是能不能“萧规曹随”克洛普的问题。阵容根本在,球员实力也不错,需要有个新锻练来磨合好这支球队。 当年选择新锻练时,利物浦高层会比较器重这一点,另外也有征询过克洛普的意见,球队的下任选择谁会比较合适。 经过多番考察,还有面试之后,利物浦也是和斯洛特达成协议,以为他执教理念、思路与球队的长期方针比较契合,而且他性格还不错,为人比较谦逊,是比较适合的过渡人选。 这点上利物浦高层还是比较实际,给足了斯洛特信任。 话说也很有趣,在新赛季的英超目标中,高层给斯洛特的规划是打进欧冠资格,并没有说强调他非得要率队夺冠。能夺冠最好,要是没夺冠也无所谓。 或许正是这种平静稳定的心态,利物浦才能终极拿到冠军,而且在圣诞节那段赛程密集的时刻挺了过来,反面一路夺冠也没有太多对手。 这赛季的英超冠军,完全是球队的预期之外,一个圆满的收获,利物浦所展现出来的精神面貌令人惊喜。 拜仁那边换锻练,则要复杂一些。 与利物浦选择斯洛特不同,拜仁选择孔帕尼,是为了更衣室稳定。在孔帕尼没来球队以前,拜仁实际上就已经乱了,前面的高层内耗,反面弗里克、图赫尔等人率队也是不稳定,球队军心一团糟。 看起来成绩还算可以,实际上凝聚力非常差,场面上也很难让球迷满意。 为了让球队重回正轨,拜仁选择了技战术打法潮水更为先进,更衣室掌控比较稳健的孔帕尼,试图希望让他来调教好球队。 不仅要赢得美丽,而且也要有统治力,能在德甲的比赛中找回优势。 今年球队的目标也很简单,就是从勒沃库森手中重新夺回沙拉盘,球队是以联赛冠军的荣誉为主。 由于目标一致,而且孔帕尼对德甲还算熟悉(球员时代曾在汉堡踢过球),伯恩利执教思路和打法也比较先进,这让他很快地适应了拜仁的帅位。 本来孔帕尼情商就比较高,还不错,对于球队大佬还有新人沟通也还很到位,这让拜仁整个赛季是非常稳定。 跟以往相比,球队很少是爆发内耗了,什么萨内和马内拳打脚踢的事变也不会再发生,球队以凯恩、穆西亚拉等人为焦点,谨小慎微地踢好每一场比赛。 攘外必先安内,队内安顿好了,拜仁就获得了成功。 曼联这边,问题可就太多了,从高层再到更衣室,没有一个是稳定的。 高层那边,这赛季是有许多人事调动。体育总监阿什沃斯离开,然后俱乐部也是频仍裁员,压缩成本搞得队内胆战心惊,一直没有稳定过。 看比赛听得最多的曼联消息,就是哪个又被裁员了,拉特克利夫对球队正在大刀阔斧的改革。 内部始终存在动荡不安的情绪。 球队这边,滕哈赫下课,阿莫林上任,锻练上来也是一堆问题。新来的阿莫林呢,也不是说他很差,带队还是有一定特点的,但是他比较固执,比较对峙自己的三后卫理念踢,球队必须围绕他的战术来进行部署。 可是曼联这批队员,适合阿莫林战术的也没多少人,许多球员都不太适应阿莫林的新体系。 中途接手俱乐部,阿莫林能率队调整的时间太少了,他也不像斯洛特、孔帕尼那样,有个完整的休赛期能对自己的阵容体系进行打造。 赛季中期接手球队,这个决定本身就很仓促,显得俱乐部不太理性。 在这种急功近利的决议下,曼联能想稳定全面复苏会特殊困难,这赛季联赛成绩惨淡,滑落至降级区,与热刺一样是难兄难弟。 最后不得已只好弃联赛,专心投入欧联杯,试图曲线救国来挽救整个赛季的颓势,处境堪忧。 现在对曼联来讲,是到了破釜沉舟的时候,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局面。要是欧联杯决赛失利,那对球队来讲就是彻彻底底的溃败。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得客观分析,阿莫林率队成绩不佳是有缘故原由的。他带队能力好不好,得下赛季再来看。 给他一个完整的赛季,从调教再到引援都能有自己思路,会比较合适,到当时就能知道他到底适不适合曼联主锻练这个职位。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517A02TFF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