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海军新近下水的首艘国产驱逐舰“崔贤”号,成为了近期各界热议的一个话题。这艘排水量5000吨级、采用舰体隐身化设计、搭载5款不同型号垂发系统、垂发单元数量多达74个的新型战舰,有着浓浓的“俄式技能色彩与特征”。而从朝方的干系介绍来看,作为其国内造舰业最新成果的“崔贤”号,也确实获得了来自俄罗斯的部分技能帮助。尤为值得注意的是,这艘驱逐舰的身上出现了一种在全球各国海兵舰艇中都很少见的装备,那就是“光纤制导导弹”。 我们知道,以光纤传输制导信号的导弹,多被用于打击坦克或陆地构筑物等目标,目前全球已有数款光纤制导反坦克导弹或光纤制导多用途导弹问世。这种制导方式的优点和缺点都很突出,优点在于导弹抗干扰能力很强,除非光纤被扯断或堵截,否则常见的电子干扰和红外干扰等手段,基本对其无效。 至于说缺点,在于导弹的射程受光纤长度的制约。通常来说,光纤不可能过长,否则线盘就会占据太多的弹体空间和重量。因此,此类导弹的射程通常为数公里至十几公里,最远的基本也只有20余公里。而在现代海战中,双方相隔几十公里、甚至是上百公里地“互甩”反舰导弹,早已成为主流交战方式。 这样想来,“射程明显不够看”光纤制导导弹,为何会出现在“崔贤”号的身上呢?其是准备被用于应对何种目标和威胁的呢?考虑到该舰获得了来自俄罗斯的技能支持,而俄罗斯海军则在持续3年多的俄乌冲突中获得了诸多血淋淋的教训,尤其是对自尽式无人艇的“狼群”战术有着极其深刻的体会和了解。因而我们有理由信赖,体积小、携弹量大、射程不远但命中精度却很高的光纤制导导弹,很可能是主打“反小艇、尤其是反自尽式无人艇”的一种手段。 从乌军在黑海实验的多次自尽式无人艇攻击行动来看,那些无人艇的尺寸和吨位都不大。凭借良好的机动性和较小的体量,它们可隐蔽接近到距离俄军有人驾驶兵舰较近的位置上。而往往只有当自尽式无人艇接近至与自己仅有一两公里的距离之时,俄兵舰艇才会发现这些袭来的“死神”,并以诸如小口径速射炮和机枪等武器,向无人艇泼洒弹雨,以求挫败袭击。 这种自卫手段固然效果尚可,但也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如命中精度不够高、自动化水平较低,以及多目标交战能力有限等。这样一来,以命中精度且自动化水平都比力好的小型光纤制导导弹,来抗击诸如自尽式无人艇之类的小型和超小型水面目标,好像会是一个不错的新选择,不排除俄朝两国技能团队就是这么想的。 而在中国这里,我们其实也有着颇为相近的作战需求。此前有美国海军高级将领叫嚣称,“一旦台海爆发战事,美军将向台海投入大量的无人机和无人艇等装备,以‘淹没解放军怒舰艇’”,其还将这一构想称为“地狱景观”。从这个角度来想,如何有效应对小型无人艇的“狼群”攻击,也是解放军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一大课题。除了小口径速射炮等枪炮类武器,尺寸与反坦克导弹差不多、单舰可携带的弹药基数较大的小型光纤制导导弹,或许也可成为某种较为理想的补充手段。 说不定,朝鲜海军还真在这条赛道上猜准了技能发展方向,中国海军不妨借鉴参考一下。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427A061R6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