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本次伊斯坦布尔会谈,最开始俄罗斯公布团队成员的时候,人们险些已经明显看出,俄当局并不想赋予这场谈判太高的“政治分量”。 现实的发展,也的确如此。 双方就谈了俩小时,只达成了一个1000:1000的换俘协议。 据说,按照乌方的事先强烈要求,土耳其方面给乌克兰代表团专门配了乌克兰语翻译。 会谈刚开始的时候,乌方执意要通过翻译交流,但没过几分钟,双方就直接上俄语了。 毕竟,俄方代表说俄语的时候,乌克兰那边已经把全部都听得明明确白,根本等不及翻译上场,就要马上进行反驳。而且一着急,忍不住就用了他们的母语-俄语。 另有俄乌谈判的那些主要条件,连咱们这些吃瓜群众闭着眼睛都能背出来,险些全是南辕北辙的。 俄罗斯提的条件和2022年的伊斯坦布尔会谈没有很大区别,甚至要的还更多了,乌克兰自然不可能同意。 乌克兰提的大部分条件,俄罗斯更是完全不会考虑。 而且,基于国内政治要求,双方可让步的空间也很小。 那你说,又能怎么谈.... 谈判结束后,俄方代表团团长,俄总统助理梅津斯基担当媒体采访时,还专门讲了一段300多年前,18世纪初,沙俄和瑞典的北方大战。 梅津斯基说,当年拿着英法持续资助的瑞典国王曾号称要“战斗到末了一个瑞典人倒下为止”。然而,在一连打了21年后,瑞典彻底战败,俄罗斯人要回了“属于自己的东西”。 无论你是否相识这段汗青(战胜的沙俄获得了它的第一个出海口——圣彼得堡),但从中你肯定能品出来梅津斯基说这段话的用意——俄罗斯既然出手,就必须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并不在乎战争会持续多久。 别看这梅津斯基长得文绉绉,说话还真是挺狠的。 当然,梅津斯基自己是不敢乱说话的,他代表的,正是他们“上意”——俄罗斯需得到真正满意的结果后,才会停火,否则会一直打下去。 那么,这就有点令人疑惑了。毕竟打仗是非常消耗国力的。更何况,如今的俄罗斯身背着两万多个国际制裁,恨不得一个卢布掰成两半花。再说了,国内的青壮年也经不起这样的长期消耗。 就看2022年2月,“特殊军事行动”最初,俄罗斯也并没有准备打持久战,而是创建在泽连斯基会跑路,乌军一触即溃的推测基础之上的,速战速决的“闪电战”。 但事实上,乌克兰当局还真能扛住事儿。短暂的混乱之后,在西方的帮助下,乌军也敏捷恢复指挥,并进入了状态。 这才不得已打成了一年又一年的“俄乌战争”。 早前想速战速决,如今的俄罗斯,居然更愿意继续打下去? 你可以说,这是由于俄罗斯在目前的战场掌握了主动权,要乘胜多占地盘。 但另一个主要缘故原由或许是,如今的俄罗斯已经全面转成了——战时经济。 你看,这是今年胜利日红场阅兵时的俄联邦国防部长,别洛乌索夫。他原本是个著名的筹划经济学家,主研方向为——战时经济。 你就说,为什么占了全俄人口比例的12.4%的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很少有人会主动报名加入俄军条约兵,反而是那些偏远地区的小镇青年,农家子弟和少数民族士兵成了俄军的主力? 你看,这是去年跟乌克兰士兵肉搏的那位“超锋利”的俄军安德烈·格里耶夫,他被授予了俄罗斯最高军事荣誉——俄罗斯英雄称号和金星勋章。 安德烈·格里耶夫来自距俄乌交战火线7000多公里的西伯利亚-远东地区的雅库茨克,是俄罗斯的雅库特族,典范的东亚脸,小个子。 在安德烈·格里耶夫的家乡,冬天最低温度能达到-71度。 恶劣的自然环境,距离政治经济中心遥远的路途,让全俄境内存在着大量类似雅库茨克这类的经济程度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分散、荒芜、工作机会非常少。 这样的环境和国情,咱们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的公民,或许很难想象。 毕竟,按照咱们的思路,实在不可了,你找个厂子打螺丝,或者送外卖,一个月也有几千块,维持温饱还是可以的,怎么着肯定也比填线强啊? 但注意了,打螺丝,得有足够多的“厂子”;送外卖,要具备一定的居民人口密度。 像雅库茨克,城市都建在冻土上。说送外卖,你出门不超过20分钟就能被寒冷送走。 西伯利亚腹地的那些城市,你开车出去看见的动物比人都多。 另有高加索地区,这里的人口密度还是可以的,但除了车臣的石油产业,其他的那些自治共和国(类似于民族自治区)基础办法落后,都没有什么像样的工业企业,失业率甚至比远东地区还高。 实在,某种程度上,俄罗斯的经济可以比作一个大型加油站和大农场,卖掉的能源和粮食,再加上抽出来的税收,用以维持当局军队和基本社会福利等须要开支。其他经济产业险些都很凑合,许多玩意儿它自己造不了,需要从世界各地买。 特殊是最能创造工作岗位和外汇的制造业,俄罗斯最弱。 这就导致,俄罗斯底层的生存选择并不多,甚至有时候,可以说是险些没有什么选择。 男人白天醉醺醺地当街溜子,晚上打妻子。闲着没事儿找茬斗殴,输的死伤,赢的去坐牢。 对他们来说,去火线,或许就是一个改变百口人命运的机会。 俄罗斯的一些边疆地区,即便有正式工作,月收入也就三五万卢布,去当俄军条约兵的底薪都是20万卢布,上来就先给一笔奖金,有技术还能加钱,击毁北约装备另外有嘉奖,还是十分具有吸引力的。 要是阵亡了,抚恤金也能让妻子孩子吃十年,享受义士家属待遇。 与此同时,俄罗斯的军工行业和乌东地区的战后基建,又持续带动了大量就业。这让许多原本已经在垂死挣扎的老旧企业,一下又活过来了,进而又盘活了一大串的相关产业链。 战争开打这三年,俄罗斯居然一连创下了失业率新低。 只是,“战时经济”,是一种偏科的“繁荣”。 在失业率一连创下新低的同时,俄罗斯的通胀率也在逐年增高。 俄罗斯官方说2024年的通胀率是9%,但他们的央行基准利率却高达21%。 你想想,如果真像当局说的那样,物价只是轻微上涨,那为什么银行要定这么高的利息? 这似乎说明,民间实际生活成本可能比官方报表上写的,要高得多。 三年多来,俄当局超发卢布,且主要资源险些全会合于军事开支。在付出给军队、军工企业的大幅增长的工资的同时,也刺激了民品需求。从而导致了严重的布局化通胀持续恶化。 这种布局性风险,已经越来越明显,但由于有战争带动的循环,经济显得还挺“繁荣”。可题目是,一旦忽然不“战时”了,这种“繁荣”,难免会敏捷现了原形,甚至会敏捷崩掉。 正如前面说得那样,目前的俄罗斯经济,已经陷入了这么一个“贬值-通胀-加息”的可骇螺旋。而且,俄罗斯这种能源型国家,也没有太多咱们的这种“实在不可进厂打螺丝”、“送外卖”的选择。 那么,如果战争忽然的、彻底的停掉,俄罗斯的经济转型将很难撑得住。 可预见的钱币信用危机、大量无所适从的退伍军人、没了战争订单的企业...这些都是莫斯科方面一直在考虑的题目,需要慢慢来,一点点的解决。 所以,无论从前方战线还是后方的利益驱动。俄罗斯,确实都有许多拖延战争的来由。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拒绝一切形式转载和改编!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518A00857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