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欧盟日本在同一天,收到了中国即日实行的“加税关照”。 中美发表联合声明,为关税战按下暂停键才过去一个星期。中国商务部忽然发布消息,宣布即日起对美国、欧盟、日本进口的共聚聚甲醛(一种高分子聚合物)采取反倾销措施,对相干进口企业征收反倾销税。 其中美企的税率最高,一视同仁的74.9%,欧盟和日本的大多在25%和35%这两个区间,顺带还敲打了一下台湾地区。 在关税战暂停的大背景下,商务部忽然宣布对美欧等方面征收反倾销税,不免引起故意人的联想,觉得中国有额外的用意。 这里就不得不提,去年这个时候,美欧频频策动对中国的贸易摩擦,那时起商务部就开始对该产业进行反倾销调查。 整整一年后,终于得出了结论,那就是美国、欧盟、日本以及台湾地区,对中国大陆存在倾销行为,使国内产业受到实质性损害,两者之间存在明确的因果关系。 从这个角度来讲,无论特朗普有没有发动关税战,或许不会影响到商务部这场反倾销调查的终极裁定。 再说了,经贸题目应该一码归一码,不是说中美达成共识发表联合声明,欧洲与日本又有意愿与中国携手维护国际经贸秩序,而不是对美国无条件妥协,我们在有关调查上就要缓和态度。 中国向来是该合作时合作,从来不缺相干意愿,可该斗争时,也绝对不会含糊。我们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从来都是维护自身正当的发展权益。 这里可以再增补一个信息点,从2017年起,我们就对韩国、泰国、马来西亚的进口共聚聚甲醛征收反倾销税了,五年到期后复审,决定继承征收。 不难预见,新出台的反倾销措施,大概也会以这个模式保持下去。 有必要指出,反倾销措施终归是贸易政策工具的一种,国内外不乏例子表明,反倾销调查除了经济方面的因素,也有潜在的政治、外交考量,必要时也可以作为会商筹码,确保主动权。 至于会取得什么样的结果,则是取决于相干产业在对应国家的规模和经济地位。 比如说之前,法国煽动欧盟挑起针对中国的经贸争端,中国随即对法国白兰地产业发起反倾销调查。 此举取得了立竿见影的结果,一向在贸易题目上埠孟对华示强的马克龙政府立刻哑火,迅速调整姿态,对中国释放求和信号,还派高层频频访华,可最后不外是换来中国延长反倾销调查的期限。 尽管比起最开始的时候,局势已经不那么紧张了,可只要中方一日不得出结论,法国心里的石头就一刻不得落地。 最新一轮中法高级别经济财金对话,法方本希望能有所进展,可还是事与愿违。 之所以有这样的影响,主要还是白兰地出口是法国的支柱产业,而中国又是主要市场。 但更多时候,反倾销措施只会在双边经贸会商中占据不大的篇幅。这里篇幅多少并不关键,重要的对外释放信号。 这次中国对美国、欧盟、日本特定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大概也有这方面的意图。 平心而论,中美日内瓦经贸会商,也只是让关税战回到了4月状态,可之前的芬太尼关税,以及中国的反制措施,可都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 归根结底,联合声明最多只是为紧张局势降温,并为后续会商提供了必要的政治基础,可关税战远还没有到握手言和的地步。 中国也不会掉以轻心,更不至于为了筹备后续的经贸对话,就轻易调整正在进行的反倾销调查。 我们不光要提防美国,对欧盟和日本,也会留一个心眼。 别看现在欧盟和日本都在相继对美国释放倔强信号,试图效法中国,让美国在对等关税上继承退让,给本身争取到更有利的条款,并在经贸领域调整了对中国的口风。 看似是很积极的信号,只是里面带有强烈的功利色彩,所以不意味着欧盟和日本在对华态度上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只要与美国的关系得到缓和,欧盟和日本都不介意对中方适度示强,从而迎合美国的地缘战略必要,有足够的利益驱动就行。 再说了,中欧经贸争端依然存在,虽然此前中欧几次高层通话,都商定要继承保持接触,不外美欧经贸会商得到想要的结果前,欧盟大概没有额外精力与中国开展更深入的商量。 日本呢,对华姿态频频反复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两国在经贸领域的共识,不能也不该掩饰其他方向的矛盾。 总的来说,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这个道理依旧适用于新的国际形势。与美国打交道时如此,对其他国家也是一样的思绪。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519A02FOI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