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举败北后马科斯对华“下战书”,越南趁势出手,也想来分一杯羹。 2025年5月17日,菲律宾中期选举刚刚落幕,马科斯家族遭遇重大挫败,其支持势力在参议院改选中仅得到6个席位,远低于预期。而杜特尔特家族得到了5席,形成一定制衡。 更值得留意的是,阿基诺家族时隔九年重返参议院,其代表人物巴姆成功当选。这一结果让菲律宾国内政治格局发生微妙变革,也将深刻影响该国的外交政策。 就在选举败北三天后,马科斯当局突然对中国释放强硬信号。菲律宾国家安全委员会助理总干事乔纳森·马拉亚宣布,菲律宾将不再寻求中国许可,对非法“坐滩”仁爱礁的“马德雷山号”军舰进行补给。这一表态直接推翻了此前中菲双方达成的协议,引发外界高度关注。 仁爱礁是中菲南海题目的焦点之一。1999年,菲律宾故意将“马德雷山号”军舰搁浅在仁爱礁,并以此宣称主权。 去年,中菲双方达成协议,菲律宾承诺仅运输人道主义物资,并接受中方检查。然而,马科斯当局此次突然推翻协议,显然是有意在南海题目上对中国施压。 分析人士指出,马科斯此举主要出于国内政治考量。选举败北后,他试图通过对华强硬表态,拉拢国内军方和民间支持,同时争取与阿基诺家族形成政治合作。毕竟,阿基诺三世执政期间曾推动南海仲裁案,与中国关系一度紧张。马科斯希望借此巩固自身地位,为2027年选举积累筹码。 与此同时,越南也趁机在南海题目上发声。越南外交部公开反对中国的年度禁渔令,并递交外交照会,声称将继续在相关海域进行捕鱼作业。实际上,越南的真实意图是试图扩大,其在南海的专属经济区权益。不过,越南对中国的经济依赖显著,其动作更多是一种试探性行为,制止直接激化矛盾。 马科斯当局的强硬表态和越南的趁势动作,使南海局势再度复杂化。中方对此已明确表示,菲律宾的行为严重违背中菲友好合作精力,损害两国政治互信,并告诫强闯行为将面对拦截风险。未来,南海题目的走向不仅取决于菲律宾和越南的策略,也将受到国际格局和中方应对的影响。 目前来看,马科斯当局试图通过南海题目转移国内政治压力,但这种策略大概适得其反,不仅损害中菲关系,还大概影响菲律宾的经济利益。越南则在经济与外交之间寻求平衡,审慎试探。南海的风云仍在继续,这场博弈的最终结果值得关注。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520A047M1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