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比利时“军事鉴定”(Army Recognition)网站报道,5月7日,在土耳其航空、航天及科技展会TEKNOFEST召开期间,土耳其航空航天工业公司(TAI)宣布其国产隐身战斗机“可汗”(KAAN)项目已经迈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机库中的“可汗”战斗机 自2024年2月首飞成功以来,土耳其不停推动五代机“可汗”的研制工作。TAI首席执行官穆罕默德德米罗卢表示,第二架“可汗”原型机正在紧锣密鼓的制造中。TAI正在对该机进行庞大技术改进,包括重新设计进气口结构并强化机身结构。这些改进旨在通过优化气动外形提升飞行效率,同时通过外形修形进一步低落其雷达截面积(RCS)。按照计划,该机将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总装。 分阶段进行性能升级与国产化 土耳其对“可汗”的定位,是作为空战网络重要节点之一,在电子环境下执行制空权争取、精确打击等多元化任务。 试飞中的“可汗”P0验证机 从土耳其公开的“可汗”项目的研发和升级来看,其研发门路比较明晰。首先是分阶段对多个核心系统进行改进、升级。德米罗卢表示,“可汗”的首架原型机P0主要用于验证基本制造工艺与飞行可行性,后续的P1、P2、P3原型机将承担更为严苛的飞行测试任务,重点实现飞行高度、续航时长与起降频率等性能优化。而再今后的P4、P5、P6原型机则将聚焦于生产型配置优化,涵盖航空电子装备集成、机身重量控制与气流效率提升等方面。 土耳其使用“环球”6000公务机作为飞行验证平台 在航电装备方面,“可汗”采用了国际盛行的平台测试模式。TAI专门改装了一架庞巴迪“环球”6000公务机作为专用飞行试验台,来实施新型战机关键航电系统,如雷达、通信等系统的空中验证任务。其中,国产的MURAD 600-A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备受关注。“军事识别”网站报道称,预计该产物性能将逾越土耳其空军现役F-16战机与“阿金奇”无人机上装配的MURAD 100-A雷达。这种依托专用平台进行真实环境测试的模式与美国F-35项目的研发路径相似。 同时,土耳其还设定了明确的国产化目标,尤其是TAI计划在2032年左右为“可汗”换装由土耳其发动机工业公司(TEI)研发的国产发动机。目前,“可汗”首架原型机配备了两台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F110-GE-129发动机,已完成地面加力燃烧测试。 “可汗”计划换装的国产发动机TRTF-35000ITAR 正在构建有人-无人协同作战体系 同时,TAI还表示正在以“可汗”项目为核心,构建有人—无人协同作战体系。 安卡-3无人机测试发射导弹 德米罗卢表示,TAI正在连续推动“无人僚机系统”(OKU)项目研发,该系统将成为毗连“可汗”与多款无人平台的核心协同框架。未来可能与“可汗”协同作战的无人僚机型号包括能够执行隐身无人机安卡-Ⅲ、高速无人机imek和拜卡无人科技公司的“红苹果”空对空作战无人机。德米罗卢强调,以“可汗”为核心的有人-无人作战系统,其战术定位并不是直接介入高风险战场环境。“可汗”将通过指挥无人僚机机群来执行高危任务,以确保有人机平台的生存。 4月8日,土耳其防务网站“Turdef”报道称,近日TAI公司的隐身无人机安卡-Ⅲ在飞行中成功发射了高速无人机imek,这标志着TAI正在推进的自主僚机(OKU)项目得到了里程碑式发展。 安卡-Ⅲ与Süper imek无人机组合 “可汗”对土耳其的意义 地面滑行的“可汗”战斗机 根据TAI高层开释的信息,目前已有多国关注“可汗”项目进展,包括巴基斯坦、阿塞拜疆和沙特阿拉伯等。 客观来看,“可汗”是土耳其军工发展史上技术复杂度最高、预算体量最大(预计耗资100亿至120亿美元)的项目之一,很多媒体认为其发展路径可与韩国KF-21、印度AMCA等形成对照。不过,显然土耳其现阶段更注重通过该项目进一步提升空中战力,并为其国防财产的独立自主添砖加瓦,而通过该型号攫取商业利益的优先级则比较低。 但未来,假如“可汗”项目确实能够引领土耳其实如今先进航空器试验试飞、航电装备、协同作战体系等方面的进步,那么中东地区的空中力量格局一定将被重塑,而土耳其也有可能实现从装备采购国向高端防务技术输出国的转型。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520A01TQP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