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印巴和巴基斯坦的空战引发全世界关注。在这场空战中,印度方面被击落六架战机,大败而归。 但与此同时,印度还对巴基斯坦发动了“水战争”,在这个战线上,巴基斯坦并无还手之力,因为他们处于下游。 1960年,活着界银行斡旋下,印度与巴基斯坦签订《印度河水条约》,被誉为水资源合作的范例。条约规定印度控制东部三河(拉维河、比亚斯河、萨特莱杰河),巴基斯坦拥有西部三河(印度河、杰赫勒姆河、杰纳布河)的使用权。 然而,在5月6日发动空袭之前,印度就暂停了《印度河水条约》。 5月4日,印度关闭杰纳布河上游巴格利哈尔和萨拉尔大坝的所有水闸,导致下游河床干涸,部分河段甚至可供行人闲步。官方声称这是“清淤作业”,旨在增加北部各邦供水,但印度媒体直指此举是针对袭击的“报复行动”。水闸关闭使巴基斯坦水流骤减90%,对这个依赖印度河水系的国家造成毁灭性打击。 杰纳布河灌溉旁遮普平原约200万公顷农田,占巴基斯坦耕地70%,并为信德省提供每日2亿加仑饮用水。农业占巴基斯坦GDP四分之一,支撑近40%就业人口。断水导致水稻产量预计下降20%,粮食自给率从2010年的92%跌至不足80%,社会经济陷入危急。 接下来印度的操作更加流氓。先关闭水坝,再突然泄洪,随后再次关闸,这种反复无常的操作让巴基斯坦手足无措。 过去十年,印度多次威胁切断水源,甚至曾未通知就开闸泄洪,导致杰赫勒姆河下游住民告急疏散。印度水利部部长帕蒂尔在交际平台放话:“印度河水一滴不流向巴基斯坦。”一位高级官员直言,关闭水闸旨在6月水稻莳植季前施压,展示“强制措施”。 印度对西部河流的控制得益于径流式大坝,如巴格利哈尔,可调节水流但无需大型蓄水池。只管符合条约,巴基斯坦多次质疑其设计违反条约精神,2010年诉至国际仲裁法院,法院却裁定印度有权创建,助长了印度水电项目扩张。 此轮冲突中,印度甚至轰炸了巴基斯坦下游一座水库,轰炸水坝属国际法中的战争罪,历史上如二战德国水库被毁、俄乌战争乌克兰大坝被炸均酿严重后果。 巴基斯坦反应激烈。总理夏巴兹·谢里夫称水资源是“国家核心利益”,威胁以军事甚至核武反击。5月5日,巴基斯坦向联合国安理会申诉,指责印度违反国际义务。 印度一边利用大坝对巴基斯坦的水源反复横跳,一边对中国在西藏的水资源项目表现出深深的焦急。 2024年12月,中国宣布在雅鲁藏布江下游创建全球最洪流电站,位于墨脱县,装机容量达6万至7万兆瓦,年发电量3000亿千瓦时,是三峡大坝的三倍,造价1370亿美元。雅鲁藏布江发源于西藏杰马央宗冰川,流经印度成为布拉马普特拉河,再入孟加拉国为贾木纳河。大坝位于“大拐弯”地段,河水在48公里内下降2000米,地质活跃且地震频发。 印度担心中国大坝将减少水量、改变沉积物运输,威胁印控藏南地区、阿萨姆邦及孟加拉国的生态和农业。1月3日,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兰迪尔·贾伊斯瓦尔敦促中国确保上游活动不损害下游利益,强调透明度和协商的必要性。国防部长拉杰纳特·辛格表示,印度对大坝项目“高度警惕”。 印度的恐惧不仅限于雅鲁藏布江。印度媒体News18.com报道,西藏还是印度河和萨特莱杰河的发源地,分别贡献这两条河10-15%和20%的水量。印度河发源于靠近曼萨罗瓦湖和凯拉斯山的僧格藏布冰川,萨特莱杰河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北麓冰川。 中国在印度河上游创建了狮泉河水电站,在萨特莱杰河上游修建了札达峡谷拦河坝,这些设施赋予中国调控水流的本领,可以减少、停止或改变水流,影响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干季和雨季供水。 印度媒体警告,若中国效仿其南水北调工程,改道印度河或萨特莱杰河水,或如2017年对布拉马普特拉河那样拒绝共享水文数据,将严重阻碍印度预测大水或干旱的本领,威胁水资源管理和防灾准备。 News18还回首了中国过往的“水武器”记录。 2016年,中国暂停布拉马普特拉河支流的水流用于水电项目,向印度传递抗议信号。2020年加勒万谷冲突后,中国封锁印度河支流加勒万河,造成拉达克水荒。 这些事件让印度媒体对中国的水资源控制布满警惕,认为中国可能在边境告急局势(如加勒万或多克拉姆)中利用水流控制施压。鉴于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密切关系,印度媒体尤其担心,若印度持续限制巴基斯坦水源,中国可能通过印度河或萨特莱杰河报复。 为对抗中国,印度筹划在印控藏南地区投资10亿美元创建12座水电站,类似20世纪80年代韩国应对朝鲜大坝威胁的和平大坝策略。但专家警告,印度大坝可能导致泥土肥力和侵蚀问题,与中国大坝对下游的影响如出一辙。 印度与中国的水资源关系缺乏正式条约,仅靠2002-2018年间签订的洪季数据共享协议,2023年到期后未续签,印度依赖中国善意获取数据。这种脆弱的安排加剧了印度的不安,News18反复强调中国在上游的“水力霸权”威胁。 印度的水战策略暴露了其无耻的两面性。 对巴基斯坦,印度利用上游优势,关闭大坝水闸,重创农业和经济,高层公开宣称要“处罚”巴基斯坦,视水资源为政治武器。对巴基斯坦的抗议,印度视而不见,甚至轰炸其下游水库,置国际法于掉臂。 然而,面对中国,印度却转为下游国家的弱势姿态,呼吁透明和协商,担心中国复制其对巴基斯坦的断水策略。 这种两面性还表现在水电站项目上。 印度坚称其在西部河流上的大坝符合《印度河水条约》,并在2010年仲裁中获胜,却对中国在雅鲁藏布江、印度河和萨特莱杰河的项目提出类似巴基斯坦当年的质疑,指责其威胁下游利益。 印度对巴基斯坦拒绝共享水文数据,导致后者难以应对水荒或洪灾,却要求中国公开大坝数据以便评估风险。 News18.com具体分析了中国对印度河和萨特莱杰河的潜在威胁,强调中国可能通过水流控制或数据封锁影响印度农业、电力和军事基地(如拉达克)。然而,印度对巴基斯坦的断水行动却被News18描述为“正当报复”,完全没有意识到其对下游生态和人性的破坏。 可以说印度在水资源上真是一位双标大师,只能给印度递一句话:被淹死的都是擅长玩水的。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521A019Z4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