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织里资讯 首页 新闻资讯 军事新闻 查看内容

彻底不装了!美国国务卿摊牌:撤出俄乌和中东,只为挡解放军武统

2025-5-23 09:23| 发布者:admin| 查看:135| 评论:0

摘要:2025年5月,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在参议院听证会上的一席话,将外界对华盛顿战略重心的所有推测,一一坐实。这一次,美国终于不装了。从俄乌战场到中东沙场,昔日挥舞大棒、誓言“永久存在”的超等强权,正悄然收拾行囊

2025年5月,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在参议院听证会上的一席话,将外界对华盛顿战略重心的所有推测,一一坐实。

这一次,美国终于不装了。

从俄乌战场到中东沙场,昔日挥舞大棒、誓言“永久存在”的超等强权,正悄然收拾行囊、抽身退场。撤的是军队,收的是弹药,放下的却不是世界警员的身份,而是背后那双盘算良久的手——它正腾空出来,专门为亚太备战。

而那根被鲁比奥点名的“亚太威胁”,并不抽象。它有一个明确指向:北京。

第一幕:俄乌战场降温,美军“缓步退”

从2022年俄乌战役爆发起,美国的角色从未隐身。无论是海马斯火箭炮、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照旧通过北约为乌克兰开绿灯提供的F-16MLU战斗机,美方始终站在火线前沿。

乃至可以说,没有美国的带头拱火,就没有乌克兰今日的战略僵局;没有那一张张以国会法案背书的军援清单,也就没有基辅今日赖以运转的财务生命线。

2025年春,美国救济额度累计已破千亿美元,欧洲盟友也在这一机制下相继效仿。而基辅政权的政府运转资金,现在几乎全赖于欧盟的拨款接济。战役拖得越久,西方的介入就越深,也就越难脱身。

但就在俄乌战事仍陷胶着之际,一个非常信号被捕捉:5月,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话达两小时,传递出一个不同寻常的信息——华盛顿或正钻营“体面抽身”。

名义上,美国依然拒绝承认自己是停火调解者。但实际操作上,无论是国务院对俄乌双方释放出的“和谈窗口”信息,照旧公开场合反复强调“军事解决无法终结战役”的基调,都是在向全球暗示:美方的态度,开始软化了。

第二幕:中东退场,双航母撤出火线

与欧洲战场相呼应的,是中东的忽然“降温”。

5月,美国海军CVN-75“杜鲁门号”航母被确认穿越苏伊士运河,离开红海。与此同时,CVN-70“卡尔·文森号”也久无前线摆设消息,传出已悄然撤出阿拉伯海。

这种撤离并非暂时调动,而是有迹可循的战略后撤。更关键的信号,是美国与也门胡塞武装之间达成了罕见的“停火协议”——这意味着,连多年来最难收场的署理人冲突,美方也开始撒手。

昔日对中东地域的战略姿态是“永久驻军”,现在却以低调抽身为主调。以往叙伊战区的美军基地现在多被缩编,沙特境内的战斗部队也在逐批撤出。整个中东,在没有枪声的缄默沉静中,被美方列入了“战略次序的冷却层”。

美军“从战中抽身”的举动,表面看似务实,实则是另一块战场的前奏。

第三幕:鲁比奥脱口而出,“亚太威胁”成真焦点

时间来到5月21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出席参议院听证会,面对共和党议员关于“如何应对解放军大概的武统行动”的尖锐提问,他没有拐弯抹角,而是罕见直白地回应:

“我们必须从乌克兰战役脱身,维持中东地域的稳定,从而会合资源应对亚太地域的威胁。”

这场听证会的文字记录,已经在社交媒体引发轩然大波。尤其“亚太威胁”四个字,在美媒的解读中,几乎等同于“解放军”。

这不是一句外交辞令,而是一次政策转向的公开宣告:华盛顿将正式从多战场战略中抽身,把注意力会合投射到亚太地域,特别是台海方向。

更重要的是,鲁比奥还公开表示:美方将加速向台岛运送先进武器,并重新评估美军在印太的驻军设置,目的是“提前构建威慑力”。

此前,美国已答应凌驾数十亿美元的对台军售计划,包括“鱼叉”反舰导弹、“爱国者”导弹系统、F-16V战机等。而在鲁比奥这番话之后,“威慑体系”的界说被明显扩大:不仅是装备提供,更包括军力调配、联盟结构和信息战预备。

第四幕:从“全球维稳”到“台海前哨”

这番摆设并非突如其来。从战略规划上看,美国早在2023年就已开始转向亚太,启动“太平洋威慑计划”(PDI),每年追加数十亿美元军费,用以巩固印太前沿防线。

而2025年春,随着俄乌战线久攻不下、中东战区渐趋平静,这一计划的真正指向开始显形——台湾成为整个亚太战略的“靶点焦点”。

拜登政府时期,美军曾多次通过舰艇穿航、战机临飞、连合军演等方式“秀存在”。现在,特朗普政府延续乃至加码了这一路线。根据美方最新的印太司令部报告,未来五年内,美国将在菲律宾、关岛、日本强化导弹防御系统,并扩大前线补给能力。

这种节奏,昭示着一个冷峻现实:美国正在收缩战线,会合所有火力用于亚太一线。

而这条战线的最前沿,正是台海。

第五幕:狼烟未起,围堵已成

美国为何必须退?因为全球战略资源有限。而又为何选择“独留亚太”?

答案无需多言。相比欧洲的疲态与中东的无解,美国真正视为“结构性挑战”的对手,始终只有一个:中国。

而这一“认知共识”,从拜登延续至特朗普,从国防部传至国会山,已悄然成为美国外交体系的底层逻辑。

眼下,美国并未完全退出乌克兰与中东,但已不再倾尽尽力。而这些“留白之地”,将成为华盛顿对华博弈的战略盘旋池——留着牵制俄罗斯,养着压价中东油价,但唯独台海,不容后撤。

鲁比奥的发言,只不外是这个剧本的提前念白。

美方乃至不再遮掩自己在构建“岛链防线”的野心。5月初,美国国务院已答应一项新计划,支持日本在南西诸岛摆设反舰与反空导弹,与菲律宾协同睁开海空巡逻。印太海域,正在被打造成一张密不透风的军事蛛网。

尾声:谁是真正的“火上浇油者”?

回头看这场“战略调解”的全过程,华盛顿口口声声讲的是宁静、威慑与防御,实则步步推进围堵、重组战区优先级、挑动岛链焦虑。

这并非后撤,而是收拳蓄力之后的一次战略挥击。只不外,这一次对准的,不再是地中海与黑海的荒烟蔓草,而是西太平洋的波涛暗流。

对美方而言,撤离并不是软弱,而是筹码清点后的重组;而对外界而言,这场“战略转向”背后最值得关注的,不是美国撤出了哪里,而是它预备在哪儿开火。

一个帝国的真正战略从不靠言辞,而在于它撤军的方向与集结的速度。当航母驶离苏伊士,军援放缓基辅,美国已将它的意图昭然若揭。真正的火药桶,不在黑海,也不在红海,而在那个被鲁比奥暗昧其辞的地名之后:台海。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522A05EF0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图文热点

  • 寻忆织里画虎大师吴寿谷
  • @浙E车主,最新消息!明年继续免费!

热门推荐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