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织里资讯 首页 新闻资讯 军事新闻 查看内容

“美军本土要挨打”?台海战鼓未响,华盛顿先乱了阵脚

2025-5-23 17:01| 发布者:admin| 查看:99| 评论:0

摘要:5月,美军的一则“预言式告诫”再度震动舆论场。“若台海开战,美国本土或将首当其冲,遭受解放军攻击。”这句带有强烈煽动性的言论,出自美空军准将维克特(Victor)之口,随即被多家美媒放大、渲染、传播。一时间

5月,美军的一则“预言式告诫”再度震动舆论场。

“若台海开战,美国本土或将首当其冲,遭受解放军攻击。”这句带有强烈煽动性的言论,出自美空军准将维克特(Victor)之口,随即被多家美媒放大、渲染、传播。一时间,美国媒体与国集会员的嘴里仿佛响起了熟悉的战鼓,“中国威胁论”又一次被高高举起,摆上了筹码桌。

这不是维克特第一次如此放话,也绝不会是末了一次。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副传授胡勇的话来说,这类言论,其实只服务于两个目标——对内向国会要钱,对外向天下要权。

美军方早已不满意于传统的“地区遏制”话术,他们深知,要让议员放手拨款、让军火商全速开工,就得让“威胁”具体、直观、乃至令人毛骨悚然。于是,“解放军登陆台湾”不敷以唤起美国大众的恐惧,必须加入“攻击美国本土”这个剧本,才足够刺痛。

但比威胁更真实的,是美国自己的焦虑。关岛,那个在地图上孤悬太平洋的“前哨”,一度被美军视为不沉的航母,现在却被点名“首轮打击对象”,这不是中国说的,是美国自己在模拟练习中认可的。这份“自揭短板”的话术,其实正袒露了一个核心现实:美军知道自己的后方不稳,而这种不稳,恰恰是战略收缩的代价。

台北大学传授郑又平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当前对解放军能力的评估,不是基于实际冲突,而是建立在一种“军力衰退与心理恐慌”的双重阴影中。这种自我构建的焦虑,反而更像是心理战的一部分,最终受困的,不是别人,正是美军自己。

“三阶段封锁论”与情报恐吓术的双簧

美国政坛近来又流行起了一个新剧本:大陆攻台将分“三阶段”展开封锁。

这个说法最早出现在美国国会某场听证会上,由几位议员联袂提出,随后被媒体争相转载。所谓的“三阶段”分别是:先封锁空域、再封锁海域、末了实施全面控制。看上去颇具“战略纵深”,实则不过是美军内部冷战式推演的老调重弹。

对此,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郑剑毫不客气地评价道:“这只是情报恐吓术的翻版,美方希望借助‘先告知你的作战计划’,来让对方不敢照原计划举措。”

情报威慑并非新鲜玩意。从朝鲜战争到伊拉克战争,美国在对外军事话语中始终存在这种套路:事先制造一份“举措草图”,接着利用媒体传播,末了借口“防御部署”进行军事扩张。所谓“三阶段封锁论”,本质上不过是将老剧本贴上“台海特供”的新标签罢了。

但真正的问题在于,这种推演根本不考虑台湾自身的战略弹性、两岸气力的非对称性,更无视大陆对战争节奏把握的主导地位。美方表面上是在“模拟战争”,实质上是在引导“岛内分裂势力”产生误判——而这,才是最危险的。

台海并不是美国的战略游乐场,情报战的着迷只能加剧误判与摩擦。一旦“剧本”成真,不只是台湾,美国自己也将成为战争的誊写者与受害者。

军事热炒背后的经济算计:谁在等待下一次危急?

美国军方高频鼓噪台海冲突,很多人只看到了“战事升温”的前台,却忽视了隐藏此中的经济话语战。

近日,美媒罕看法将台海风险与“全球经济衰退”绑在一起——据说,一旦台海战火点燃,天下经济将遭遇“比疫情更猛烈的震荡”,而美国本身也会“步入大荒凉”。这一幕似曾相识,当年美军轰炸叙利亚前也曾放话“为避免全球油价暴涨”;而此次,美方显然又想在经济议题中插入“安全红利”的旧剧本。

郑又平对此直言:“台海只是表象,真正的变量是全球权力的转移。”他指出,美国当前所有的军事预言,其实都服务于一个根本目的:让天下信赖中国是‘风险’、而美国仍是‘稳固器’。这个叙事框架的塑造,其实远比军舰部署更深远。

这也解释了为何美方一边推进中美“关税谈判”的共识,一边却在军政层面强化台海假设。正如舆论所指出的,“经济恐吓论”本身就是美国惯用的舆论筹码,其最终指向是激活国内民意,制造“不得不战”的政治氛围,为军工集团争取预算,为外交政策铺路。

而将一切不确定因素归咎于“中国威胁”,是美国最省力的手段。这个借口,可以压抑反战声音、推动军费增长、重塑亚太盟友体系,也可以在必要时,甩锅天下金融波动。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威胁论”已然成为华盛顿的万能钥匙。

霸权逻辑与言语战争的循环套索

从维克特的“本土遭袭”到议员的“三阶段剧本”,再到“全球大荒凉”的经济预演,美国在台海问题上的叙事模式已经走向系统化。军事叫嚣、情报恐吓、经济危急论,构成了一个紧密闭合的认知战圈套,受众是岛内大众、美国议员、国际资本市场,当然,还有不愿追问真相的西方媒体。

但这些剧本越演越拙劣。一方面,美国自身的战略能力正在快速下滑——从阿富汗撤军的狼狈,到红海护航的失效,从乌克兰军援的疲软,到红海到台海的兵力吃紧,美军已越来越难支撑“全球投送”的幻象。另一方面,中国在台海方向的战略确定性正在加强,不是对抗的叫嚣,而是对和平统一的制度整合。

美方越渲染“解放军攻击本土”的可能性,越显得信心不敷;越急于推出封锁剧本,越袒露其战略虚弱;越高喊全球经济大荒凉,越分析它对未来天下格局的失控感。

更值得警惕的是,美方在这种紧张叙事下不吝主动制造摩擦,打着“防御性态势”的旗号,频仍对台军售、拉拢盟友、炒作准冲突边缘。实际上,美方正试图将舆论战引向“自我实现的预言”——他们大肆预测战争,目的就是引爆战争。

谁在为“不可战而战”预演?

如今的台海,不缺危急,更不缺挑动危急者。

当美军高官挂在嘴边的不是“和平”,而是“本土受袭”;当议员津津乐道的不是对话,而是“封锁剧本”;当华盛顿将经济焦虑转化为地缘操盘术时,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更大的隐喻:这是一个试图“不可战而战”的帝国,正在用话语点燃冲突的火药桶。

这不仅是对中国的威慑,更是对全球认知的塑造——他们要塑造一个虚构的“敌人”,一个方便解释衰退、合理支出、维持霸权的存在。

而真正值得追问的,不是“美军是否会保台”,而是“美国还能否保住一个正在瓦解的帝国秩序”。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523A04L5A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图文热点

  • 关注织里资讯微信公众号
  • 黄色预警!

热门推荐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