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和解”成为政治筹码,谁还会相信诺言的诚意? 2025年6月初,菲律宾政坛的平衡轴再次倾斜。马科斯试图抛出一枚缓和战局的“橄榄枝”,却被莎拉·杜特尔特冷面拒收。自中期推举落幕后,国内局势持续升温,弹劾副总统的听证日迫近,两大政治家族的交锋已从台面下的比力,走向赤裸的决斗前夜。 马科斯的七日孤立一周前,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罕见地公开表达了“修复关系”的意愿。他表示,不希望弹劾莎拉,并要求内阁与相关步伐保持间隔,还在公开场合回应称,自己“愿意弥合与杜特尔特家族之间的裂缝”。 然而,这份“低姿态”的示好并未得到任何回应。整整七天,杜特尔特家族集体缄默沉静。直到6月初,莎拉终于打破缄默沉静,却抛出一句足以冰封所有对话的回应:她称马科斯的“和解哀求”只是“私家问题”,而自己更关注的是“国家的未来发展”。 这场政治回应的结构安排极为精妙。莎拉不仅将马科斯的政治求和贬为“私家恩怨”,还将自己定位为国家发展的代言人,以此实现两层信息的传递:其一,她借机宣示未来的政治方向;其二,暗讽马科斯滥用国家机器打压政敌,将政斗包装成国家政策的延续。此番亮相,看似克制,实则是一记精准的政治回击。 不信任的遗产:2022年的旧账莎拉为何不愿“翻篇”?答案埋在三年前的推举中。 2022年,原本极有机会独立参选总统的莎拉,最终在父亲老杜的劝说下选择与马科斯结盟,担任副总统候选人。而这一切的前提,正是马科斯对老杜做出的“双重答应”:继续延续杜特尔特的政治路线,并在任满后支持莎拉继任。 但这份答应的寿命,仅维持了投票结果公布的短短几个月。马科斯上台后迅速改旗易帜,不仅与杜特尔特家族翻脸,还共同国际刑事法院的观察,将老杜“送上海牙”,并推动修宪预备连任,彻底摧毁了原先的政治契约。 这场背叛,不仅是一次政治生意业务的撕毁,更是一次代际信任的崩塌。如今80岁的杜特尔特滞留海外,身陷审判,孤身无援;莎拉一人力抗弹劾风暴,而马科斯却希望用一句“求和”,抹平整个家族的政治血债? 七个“不”:背后的敌意未退就在莎拉发声前不久,一名记者向马科斯发问:是否思量让杜特尔特回国接受国内审判?马科斯的回应堪称冷酷——他连说七次“不”,并称“不会为任何人破坏法治”,还暗指让杜特尔特回国属于“为了少数人私利”。 这番说辞不仅彻底断绝了“人道回返”的可能,也再次加深了杜特尔特阵营对马科斯的猜忌。在他们眼中,所谓的“和解姿态”,更像是一场巧言令色的“缓兵之计”——试图在弹劾进程、军方亮相前先发制人,以稳定表面形象,但本质上并未真正放下屠刀。 人事提拔与军队站队:马科斯的背后布阵与表面上的“示弱”不同,马科斯在人事布局上却步步紧逼。他将曾帮忙国际刑事法院观察杜特尔特的国家警察少将托雷三世提拔为警察局局长,意图完全控制菲律宾国内执法体系。托雷上任后掌握天下警力资源,其政治倾向显然不言自明。 更关键的是,菲律宾军方近期也释放了清楚的信号。 菲律宾武装队伍总参谋长布劳纳公开声明:“只要我在任,军方不会发动政变。”这句三言两语的答应,实际上是对马科斯的效忠誓言。更有意味的是,这番话恰逢菲律宾国内流传“军中异动”与“可能政变”的舆论高潮期。军方此时站队,无异于宣布28万现役与预备役军人,将与布劳纳共进退——也就是说,与马科斯守望相助。 2028年的前哨战,已然开打莎拉拒绝和解,不但是对过去背叛的回应,更是一次面向未来的布局。 弹劾案不过是开场前的探戈,真正的目标,是2028年总统宝座的归属。莎拉如今稳住副总统之位,在政治战线上谨慎出击,步步为营;而马科斯虽得军警体系支持,却难掩民意流失与盟友疏离的现实。 如果说2022年的合作,是一场基于幻象的联盟,那么2025年的反目,则彻底揭开了菲律宾政坛最赤裸的剧本: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权力的轮轴转动。 而如今这根轴心,已不再稳定。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604A03NTD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