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航母战斗群一定要具备自成体系的能力,这是因为其必要在己方岸基导弹部队和航空兵部队火力投射范围之外的远海大洋上,独立遂行作战使命。唯有以航空母舰为焦点,配齐各类护航舰艇和各型舰载机后,一支完整的航母战斗群才不会出现什么短板,进而可与潜在对手的体系展开较量。 从这个角度来想,在国产首艘电磁弹射型航母“福建舰”诞生前,人民海军当下保有的“辽宁舰”和“山东舰”这两艘滑跃腾飞型航空母舰,其实很难称得上可构成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航母战斗群”,即由它们为焦点所打造出来的航母战斗群,在体系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失,那就是远距离态势感知能力相对不足。究其原因,两艘滑跃腾飞型航母难以有效放飞和运用空警-600舰载预警机,这款机型的留空时间、雷达探测距离和作战半径等,均远强于“辽宁舰”和“山东舰”所使用的舰载预警直升机。 那么,在远距离态势感知能力不够强的情况下,解放军海军是如何为“辽宁舰”和“山东舰”航母战斗群办理这一问题的呢?答案是让编队中的055型万吨大驱等护航舰艇,以前出战斗群100~200公里的方式担任雷达哨舰,利用“中华神盾”系统强大的长途对空探测能力,为航母战斗群得到更远距离的态势感知能力,以及扩大编队的防空作战纵深。 相信不少人都还记得,在央视国防军事频道此前公开的名为《砺剑》的节目中,曾对“山东舰”编队在台岛东部海域巡航期间,遭遇外军电子战机并与之展开“看不见硝烟的较量”一事举行过报道。其中就提到,编队中的055型万吨大驱“延安舰”前出侦察敌情,并灵敏开启反电子干扰系统对外军战机实施压制。随后,坐镇编队后方的“山东舰”放飞了歼-15舰载战斗机前来支援,最终有力地驱离了外军电子战机。为编队提供更大的对空预警纵深,就是当时“延安舰”在“山东舰”编队中的一大重任。 但请注意,对于扮演雷达哨舰角色的护航舰艇来说,这注定是个充满危险和悲壮色彩的使命。原因很简单,前出编队100~200公里,就意味着雷达哨舰在一定程度上离开了体系,只能自行应对诸多来袭的空中、水面和水下威胁。无论是在第二次天下大战的太平洋战场上的种种实战案例,还是在1982年的英阿马岛战争中,因前出航母编队并执行对空警戒,效果被阿根廷空军击沉的英国42型驱逐舰“谢菲尔德”号,都是此类使命高风险性的最佳体现。 到了采用电磁弹射器放飞舰载机的“福建舰”这里,得益于可搭载并放飞作战效能远在预警直升机之上的空警-600舰载预警机,“福建舰”航母战斗群无需再以护航舰艇前出编队的方式,得到足够大的防空作战纵深,依附空警-600强大的对空探测范围就足以实现相关效果。如此一来,就等于给055型万吨大驱等“中华神盾”驱逐舰实现了减负,护航舰艇再也不用去执行近乎“以自己送命为代价,调换编队生存力提升”的高危使命。 有了弹射型航母,就有了可搭载和放飞固定翼舰载预警机的能力,进而可让编队的作战体系愈发完整,以及为护航舰艇减轻了负担,运用弹射器的航空母舰就是这么“香”。基本上,“辽宁舰”和“山东舰”将在中国海军这里成为“绝唱”,从“福建舰”开始的后续所有国产航母,注定都会坚定地走在弹射放飞型航母的技术路线上,人民海军的航母战斗群作战体系,必将愈发全面且强大。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604A05RKH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