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韩联社6月13日消息,朝鲜上月发生侧翻变乱的5000吨级新型驱逐舰经修复后于12日正式下水,距变乱发生有22天。 尽管现场照片里,军舰左舷光鲜亮丽,右舷却还留着抢修的印记,但朝鲜主要官员悉数加入,国防相努光铁亲自转交授权命令,俨然一场不容置疑的“胜利庆典”。 这场“闪电修复”背后藏着不少玄机。变乱发生后,朝鲜军需工业部副部长李亨先、造船厂总理洪吉浩等负责人被逮捕追责,用“问责”给了外界一个交代。 更关键的是,从翻船到重新下水仅用15天,这服从确实有点惊人,但背后的压力也可想而知,毕竟金正恩定下的政治任务,容不得拖延。 就像现场没按惯例展示右舷一样,这场仪式更像是一场“政治秀”,先把体面保住,战斗力形成的事暂且放在一边。 金正恩在仪式上的讲话更是“豪气冲天”。他宣称这艘驱逐舰的下水标志着朝鲜完成了“5000年来的历史夙愿”,朝鲜海军从此能在日本海和太平洋“自由航行”,甚至自称“世界海洋强国”。 话音刚落,他就给海军定下新的计划:朝鲜造船厂要在2026年再造两艘5000吨级驱逐舰。 这口气可不一般,要知道朝鲜海军此前主力还是千吨级舰艇,突然拔高到年产两艘五千吨舰,野心不小,但现实挑战也明摆着摆在那儿。 朝鲜想造舰,起首得跨过几道坎。 第一是技术关,虽然俄罗斯大概提供部分支持,但核潜艇和导弹技术转让跟造大驱是两码事,朝鲜有没有吃透相关技术还是未知数。 第二是资金问题,联合国和西方制裁没放松,买钢材、设备的钱从哪儿来? 第三就是经验不足,首舰刚翻船,次舰抢修后隐患还在,这时候急着下“年产两艘”的指标,会不会重蹈覆辙? 有分析就说了,朝鲜这波操作更像是对内凝聚人心,对外展示强硬,能不能真落实是另一回事。 其实朝鲜急着发展海军,跟周边局势脱不了干系。 美日韩联合军演越搞越频繁,韩国新总统李在明虽然暂停了对朝广播,但军事上的压力没减。 朝鲜想靠造大舰提升威慑力,尤其是在日本海和太平洋方向刷存在感,这想法可以明白,但现实很骨感,连修船都得赶工期,造新舰的难度可想而知。现在“姜健”号虽然下水了,但能不能开得稳、打得响,还得打个问号,更别说每年造两艘了。 说到底,朝鲜这场造舰“豪言”,既是政治宣示,也是战略焦虑的表现。在制裁和封锁下,想突破海上力量瓶颈,光靠口号不行,得有实着实在的技术和资源支撑。 至于能不能真的年年下饺子,咱们还是静观其变吧,毕竟在东北亚这盘棋上,每一步动作背后都藏着不少门道,先把船造扎实了,比啥都强。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613A07TQX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