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报道,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证实,与印尼方面签订了一份价值100亿美元的订单,向其出口48架国产“可汗”五代战斗机。这则消息中,无论是高达百亿美元的金额,还是五代机这种尖端的装备,都是非常引人关注的重点,但最让人好奇的,应该还是印尼选择和土耳其合作,到底是怎么想的? 印尼要“一步到位”,成为“五代机强国” 印尼要买“可汗”战机的消息,再次证明白军售市场幻化莫测的特点,因为当外界都在猜测印尼会选择性能存疑的“阵风”还是赞不绝口的歼-10的时候,却都低估了印尼的“胃口”,人家直接奔着“五代机”去了。 印尼连四代半战斗机都还没整明白,直接就参与五代机项目靠谱吗?其实印尼方面已经不是第一次参与到五代机项目中,上一个合作的“伙伴”还是韩国。 但是由于双方的分歧太大,印尼方面以合作者的身份入场,韩方却拒绝向印尼方面透露核心技术,将自家的KF-21捂得严严的,最后双方不欢而散。 这才有了印尼找土耳其合作“可汗”项目标后续,虽然印尼在航空工业领域长期处于摸索阶段,缺乏核心技术积累,但这并不妨碍印尼通过合作的方式,获得五代机项目标“入场券”。 现在看来,土耳其方面展示出的合作态度倒是比韩国强出不少,不光答应印尼更深入地参与到新型战斗机的研发过程中,还明确表示要向印尼提供技术转让,十分符合印尼方面的需求。 别的,印尼方面现有战机以轻型和中型为主,例如F-16、苏-27/30等,随着区域安全形势的变革,印尼必要一款具备隐身性能、先进航电体系以及超视距打击能力的重型战斗机,“可汗”项目似乎也能完美匹配这一要求。 最重要的是,在周边的东南亚国家普遍还在四代机乃至三代机领域蹉跎之时,印尼若能成为全球少数几个拥有第五代战斗机的国家之一,对印尼提升国际地位也有很大的帮助。 不过梦想再美好,印尼方面也得先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从比较“悲观”的角度来看,印尼迈向“五代机强国”的门路有些过于坎坷了。 “可汗”战机难抗重任,印尼圆梦任重道远 为何这样说呢?因为被“寄予厚望”的“可汗”战机,该项目开始于2010年,至今已经过去了15个年头,并且在2023年完成了首飞,看样子是比较靠谱的,但问题在于首飞之后“可汗”基本就鲜少有新的动静,因此仍处于研发早期阶段,距离满足土耳其自家的需求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就别说供应印尼了。 那么“可汗”到底出了哪些问题呢?答案是可能性太多了,土耳其在五代机航电体系,火控体系方面的经验都十分欠缺,更“要命”的是发动机的问题。 靠谱的航发对于战斗机的重要性想必不消多说,现在“可汗”总共造了三架原型机,为什么不多造几架呢?答案是土耳其手里只有6台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F-110发动机,每架原型机配两台,再多就没有了。 至于土耳其方面正在积极研发的国产TEITF35000涡扇发动机,声称预计到2030年之后就能成熟,但是一款靠谱的航发研制难度有多大,我们自己就深有领会,土耳其方面能否顺利地实现目标,我们不妨静观其变。 至于后续的隐身能力、航电体系、零部件供应问题,都是一道又一道难以逾越的关卡。 其次是印尼方面的基础配套设施,也跟不上五代机的需求,比如经过特殊设计的机库、跑道、数据链网络,以及维护设备等,以印尼现有空军基地水平,必须投入大量资金举行升级改造。 至于培养适应新一代战斗机需求的专业人才,必要耗费的时间和资源更是“任重而道远”。 那么既然这个项目有这么多“坑”,印尼方面为何还要加入进来呢? 土耳其和印尼,各自有各自的算盘 除了前文中提到的印尼对五代机的“执念”的问题,其实这次合作项目本身也有很多可操作的空间。 比如该项目虽然总金额高达100亿美元,但项目周期也长达10年,在这个过程中印尼完全可以“边走边看”,最坏的结果也无非是中途退出,丧失相对可控。 再比如,技术转让才是印尼参与该项目标核心动机,土耳其的“可汗”项目是世界上为数不多可供外贸的五代机,印尼想在这方面有所发展,土耳其就是唯一的选择。 印尼方面有自己的算盘,土耳其方面自然也有相同的打算,首先,研发第五代战斗机是一项极其烧钱的工程,单靠土耳其自身难以承担全部费用,引入印尼作为合作伙伴不仅可以分担部分成本,还能增加项目标可持续性。 其次,土耳其盼望通过“可汗”出口,打破西方国家在高端武器市场的把持地位,同时巩固自己作为新兴军工大国的地位。 印尼作为东南亚最大经济体之一,具备较大的市场潜力,其订单将为土耳其带来显著的品牌效应。 别的,军事合作的影响并不仅仅局限于项目本身,国防工业合作往往也是深化外交关系的有效途径,通过“可汗”项目,土耳其与印尼之间形成磷泣加精密的联系,这有助于双方在未来处理其他事务时保持一致立场,总体来说是十分合算的。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613A050HZ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