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当韩国总统李在明踏入青瓦台的第十四天,一场看似规模有限的美日韩联合空中演习在济州岛以南公海上空展开。2架F-15K、6架F-16、2架F-2战机组成的编队划破云层,这不仅是新政府上台后的首次三国军事联动,更恰逢俄罗斯安全集会秘书绍伊古二次访朝的敏感节点。半岛局面的天平,好像在短短半个月内就因多方角力而骤然倾斜——这场被舆论称为“秀肌肉”的演习背后,暗藏着韩国新政府的战略焦急,而俄朝高频互动的身影里,更折射出东北亚地缘格局的玄妙裂变。 2025年6月18日,李在明上任第14天,美日韩战机以“联合演习”的名义在半岛南端集结。不同于往届政府初期的谨慎姿态,这场由韩国主导的空中演练迅速引发关注:美军未出动航母或轰炸机等战略装备,日本仅派出2架F-2战机,参演规模被外界评价为“象征性大于实战意义”。但演习时间的选择却耐人寻味——6月17日,绍伊古刚抵达平壤,这是他半个月内第二次奉普京之命访朝。韩国军方将演习定义为“常规威慑训练”,但朝野上下对李在明的决策存在分歧:新政府上台伊始便急于绑定美日,本质上是对俄朝关系升温的应激反应。 事实上,6月4日至17日,绍伊古两周内两度踏足平壤,不仅与朝鲜最高领导人讨论乌克兰危机和半岛局面,更告竣朝鲜增派6000人参与库尔斯克州重建的协议。这种“军事人员参与战后重建”的合作模式,被韩国情报部门解读为“俄朝军事互信的实质性突破”。李在明的困境在于:他曾开释“重启朝韩对话”的信号,试图缓和半岛紧张局面,但俄朝《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的深化,以及朝鲜于6月19日上午在顺安一带发射10余枚240毫米口径火箭炮的动作,让韩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安全压力。当绍伊古与朝鲜最高领导人在平壤谈判的消息传来时,济州岛上空的战机编队更像是一种仓促的战略回应。 绍伊古的两次访朝,勾勒出俄朝关系罕见的细密节奏。6月4日首次会晤时,双方就已确认“在国际问题上立场完全一致”,朝鲜最高领导人更承诺“无条件支持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政策”;而17日的第二次谈判,则将合作从政治表态推向详细领域——朝鲜军事人员参与俄罗斯境内重建,这在俄朝关系史上颇为罕见。俄罗斯驻朝鲜大使馆透露,双方正基于“共同核心利益”推进各领域合作,而这种合作的深化,恰好与美日韩强化军事联动形成时间上的重叠。 值得注意的是,朝鲜在6月19日发射火箭炮后,韩美情报部门迅速启动参数分析,韩国军方推测朝方动用了240毫米口径火箭炮进行训练。这一动作被视为对美日韩演习的直接回应——当李在明政府试图通过联合军演展示“威慑力”时,朝鲜以实际行动表明其军事准备状态。而美国在这场博弈中的角色更显玄妙:由于伊以冲突升级,美军正将战略资源大幅调往中东,此次参演阵容的“缩水”,暴露出美国在东北亚的战略投入已显乏力。 从李在明上台到美日韩演习,短短半个月内,半岛局面已呈现“连锁反应”:俄朝合作的突破性渴望,迫使韩国寻求外部力量背书;而美国的战略重心偏移,又让这场联合演习陷入“威慑不敷、激化矛盾”的尴尬境地。有分析指出,李在明政府若持续依靠外部军事同盟施压,可能进一步刺激朝鲜,导致对话窗口收窄。毕竟在绍伊古两次访朝并与朝鲜最高领导人告竣实质合作的配景下,半岛博弈的焦点已不仅限于南北关系,更牵涉大国战略的深层角力——而这场始于“半月军演”的连锁反应,大概只是更大变局的序幕。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623A043QH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