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观察者网6月26日的报道,英国高调派遣“威尔士亲王”号航母抵近亚太地区,试图彰显军事存在。然而,中国海军双航母编队的强势表现,让英国的这一行动显得尤为尴尬。 与此同时,菲律宾在南海题目上的挑衅行为屡屡受挫,更加凸显美国盟友体系的脆弱性。这场围绕亚太地区的博弈,正在重塑区域力量格局。 美国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安在中东与亚太之间分配有限的战略资源。若以色列与伊朗的冲突再度升级,美国被迫直接介入,投入大量军事力量以稳固局势。 然而,这种选择使其在亚太地区的注意力和资源都被严峻分散。根据公开数据显示,美国在中东驻军约4.5万人,而在亚太地区驻军超8万人。 虽然亚太是美国的“优先战区”,但中东的不稳固性始终牵制着其战略部署,导致对盟友的支持力度不足。 这种资源分散直接影响了菲律宾的安全感。菲律宾长期以来依赖美国的军事保护,试图通过联合巡航等方式在南海对抗中国。 然而,事实证明,美国在关键时刻往往选择保持间隔。 近期,菲律宾公务船试图闯入中国黄岩岛领海,被中国海警以高压水炮驱离,而当时美国与菲律宾正在南海进行所谓的“联合巡航”,却未采取任何实质行动。 菲律宾的挑衅行为不仅未能得到美国的有用支持,反而一次次暴露出其在南海题目上的孤立局面。 与此同时,英国的军事动作也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6月23日,英国“威尔士亲王”号航母停靠新加坡,宣称这是“本世纪规模最大的部署”,目的是保卫“印太地区的飞行自由”。但这一行动更多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作用。 英国皇家海军的现状早已难掩颓势,“威尔士亲王”号航母虽搭载24架F-35B战机,但其整体战斗力与中国双航母编队相比差距明显。 中国“山东”舰与“辽宁”舰近期频繁在西平静洋和南海进行训练,展示了强大的远洋作战能力。 根据日本防卫省发布的信息,中国航母编队多次通过巴士海峡和宫古海峡,显示出突破“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封锁的能力。 英国的军事部署背后,是其“全球化英国”战略的延续。然而,现实是,英国的经济与军事实力早已不复昔日“日不落帝国”的辉煌。 根据《每日电讯报》的报道,“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的建造成本高达35亿英镑,但由于军费不足,航母的维护和战斗力始终难以达到理想状态。 这种“纸面实力”不仅难以形成对中国的有用威慑,反而凸显了英国皇家海军的逆境。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627A03FQ1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