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12天的伊以军事冲突告一段落,但请注意,这显然不太像是永久停战,而是更加接近暂时性停火。在以色列这里,无论是以空军空袭伊朗境内目标时发射了大量的机载弹药,照旧因应对来袭的伊朗导弹而消耗了海量的反导拦截弹,濒临见底的弹药库存都需要一段时间来补充。而在伊朗这里,其需要补的“课”就更多了,既要抓紧时间补充上一轮冲突中消耗掉的弹道导弹和因受以军轰炸而损失的发射车,同时也要对“近乎裸奔”的国土防空体系加以改善。如今,一则看似分量不轻的消息就出现了。 从网上流出的一种说法来看,伊朗国防部长阿齐兹·纳希尔扎德于上月底访华期间,提出了购买中国外贸型战斗机歼-10CE的哀求,且购买量不是外界此前推测的40~60架,而是足足400架之多。据悉,这则消息出自一家香港媒体之口。只不过,若是我们仔细想一想,恐就不难发现其真实性很是存疑。 一口气进口400架战斗机,这是个什么概念呢?这么说吧,号称“中东地区最强航空战力”的以色列空军,现役14个战斗机中队的装备总和,也仅为350架。也就是说,仅就数量来看,伊朗这是要下一张比以色列空军全部战斗机部队的装备之和还要多的进口订单,其甚至大概成为二战竣事80年来,全球最大的一笔战斗机进出口贸易。光是这一点,就不得不让人猜疑消息的真实程度。 不仅如此,与引进了歼-10CE的巴基斯坦差别,伊朗可没有什么“大金主”。究竟,巴基斯坦每年的军费开支中,有相当一部门来自于“中东土豪国”沙特阿拉伯的援助。而伊朗呢?其显然没有出手如此大方的盟友。即便是分批购买和分期付款,我们也很难想象和相信伊朗能付得起这笔钱。 而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德黑兰方面也不是傻子,其应该很清楚,如果要以“豪掷重金”的方式引进400架歼-10CE,进而重开国土防空体系,那才真的叫做“正中了以色列和美国的下怀”。正如“不要在对方的强项上与之竞争”这句话所说的那样,伊朗武装部队的航空战力与以色列空军有着堪称鸿沟般的差距,这一点任谁都能看得出来。 因此,与其想方设法且费劲巴拉地同以色列拼空军,德黑兰方面更加有效的方法,实在是进一步加大自己对以色列的不对称优势。举例来说,其应该努力扩充弹道导弹规模、增长发射车和发射阵地数量,以及开发性能更好、特别是突防能力更强的新型弹药,如真正符合高超音速武器标准的导弹等。 12天的伊以冲突已经证明,虽然以色列能很快夺取伊朗领空内的制空权,但面对伊朗这个国土面积高达165万平方公里的中等体量国家,以色列空军的空袭举措力度依然不敷以让对手屈服,甚至无法做到对伊朗中部和东部地区的导弹发射阵地的盯防和摧毁。只要伊朗能以数量富足的弹道导弹耗光以色列的反导拦截弹库存,进而与国土面积狭小、缺乏战略纵深且资源自给自足能力较低的小国以色列拼消耗,那中型国家对小型国家的体量优势,就将让天平逐步向自身所倾斜。 况且,建设一支强大的空军力量绝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以色列空军之所以能成为“中东地区最强航空战力”,与长达几十年的高标准和高强度投入密不可分。一个冷知识在于,在1967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前的那几年,以色列空军一度成为全球全部国家的空军中,对战斗机新飞行员淘汰率最高的一个,达90%以上。甚至在1961年,一批25人的战斗机飞行学员中,最终仅1人成功毕业并进入作战部队。 而对于伊朗来说,其显然没有如此充裕的时间去从容地搞什么“长期的空军高标准建设工作”。以色列也好,美国也罢,它们都不会给伊朗这个机会。从这个角度来想,如果德黑兰方面真要以“进口400架歼-10CE和培养大批合格的战斗机飞行员”的方式,去重建自己的国土防空体系,那光是时间成本的投入,就绝对不会是一个小数,美国和以色列铁定会为伊朗的此番决策“拍手喝采”。这就是为什么说,伊朗政府和军方恐很难去“冒这个傻气”的一大原因。 所以说,对于这则“伊朗希望购买400架歼-10CE”的消息,或许我们应该“让子弹飞一会”。起码现在看来,其成真概率不会很大。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702A065DT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