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织里资讯 首页 新闻资讯 军事新闻 查看内容

莫迪政府猛然发现,四周都是中国的影子,中方结构没正眼瞧过印度

2025-7-3 22:39| 发布者:admin| 查看:35| 评论:0

摘要:莫迪政府猛然发现,自己周边竟然这么多“中国元素”,印度洋都快成中国的了,刹时危机感爆棚,被害妄想症爆发,然而中国的目标,可没有莫迪政府想得那么短浅。(莫迪政府猛然发现,中国在印度洋做了这么多事)日前,

莫迪政府猛然发现,自己周边竟然这么多“中国元素”,印度洋都快成中国的了,刹时危机感爆棚,被害妄想症爆发,然而中国的目标,可没有莫迪政府想得那么短浅。

(莫迪政府猛然发现,中国在印度洋做了这么多事)

日前,印度议会对外事务常设委员会发布一份报告,指出域外势力特别是中国,在印度洋地区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对印度构成了庞大战略挑战。

这份报告显示,他们发现中国正在通过各类举措加强建设海洋强国:

一是部署科考船和测量船,增强海域感知、收集敏感海洋学数据;

二是在印度洋沿岸国家,建设港口等基础设施,强化物流管理;

三是增加舰艇数量并延长部署时间,以增强在印度洋地区的海军力量。

报告还提到了中国在西印度洋建立的吉布提军事基地,以及中国在印度洋关键海上咽喉要地的建设军民两用基础设施。

印度议会因此指出,中国大概会在其建设的港口和基础设施投入军事用途,以推动印度洋军事化,进而影响印度在印度洋的利益。

(中国在印度洋的军事存在,让莫迪政府很告急)

看完莫迪政府这份报告,我心中只有一个感受,那就是莫迪政府真把印度洋当成“印度之洋”了,同时还“被害妄想症”爆发。

说实在的,我们在印度洋的结构,就不是奔着印度来的。

我们从来没有把印度当成过最大的战略对手,又何必为了所谓的“针对印度”,进行这一系列结构?建设港口、基础设施、军事基地都是要花大量成本的,单纯地为了印度大概吗?

中方之所以在印度洋进行这一系列结构,也是从我们的国家利益角度出发。

印度洋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区域,该地区还有“一带一路”倡议重要的旗舰项目——中巴经济走廊;

同时,我们在印度洋沿岸国家建设的港口,如巴基斯坦瓜达尔港、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也是为了构建“海上丝绸之路”,连接中国与其他地区的海上贸易网络。

印度洋还是我们重要的能源航道、贸易航道。

打开地图就能看到,印度洋是连接中国至欧洲、非洲、中东的最短航道,支持着我们的对外贸易和能源入口。

(中国在巴基斯坦建设的瓜达尔港)

既然印度洋这么重要,自然也需要我们进行一系列的军事部署,来保护我们在其他国家的海外资产、海外利益、以及确保我们的能源、贸易航道的安全。

所以我们在印度洋进行的军事部署,并非特定针对任何国家,更别提跟印度竞争影响力。

尽管如此,莫迪政府还是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好像周边已经被中国包围了,产生巨大的危机感。

莫迪政府之所以会感到如此不安,不过是由于他们把自己定位为中国的敌人。看到中国在印度洋周边的军事存在,他们自然是危机感爆棚。

反观其他的印度洋国家,就没有印度这种生理,反而他们还很乐见中国的部署,为什么呢?

由于这些国家与中国的关系友好,合作紧密,比方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

中方在进行这些基础建设的同时,也是在给这些国家带来发展机会,能够带动他们的经济发展,所以这些国家也很欢迎中国的投资和建设。

(中国在南亚国家建设的基础设施,会给他们带来发展机会)

再加上,印度还总是幻想着要当“南亚霸主”,在南亚的结构有排他性,看到任何国家影响力扩大到南亚,就会产生不安,总以为是来跟他们竞争“霸主”地位的。

说印度是一个“大号的美国”,一点也不过分。

莫迪政府的这份报告,显现了他们狭隘的零和思维,还把印度洋当成自己的“专属物”了。

现实是我们的目标并非针对印度而来,而是基于国家利益、国家发展进行的战略结构。

莫迪政府的焦虑,本质上是将中国在印度洋的合理存在视为“威胁”,却忽略了大多数沿岸国家与中国合作的共赢本质。

中国的结构并非为了挑战印度,而是基于环球贸易、能源安全与共同发展的需要。印度若继续以“霸主心态”对待区域合作,只会让自己陷入孤立与猜疑的泥潭。

真正的战略远见,不在于围堵他国,而在于开放合作。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703A07T5R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图文热点

  • 黄色预警!
  • 市领导开展“七一”走访慰问

热门推荐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