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野牛”气垫船的编号为3260和3261号,这意味着中国对从乌克兰引进的”野牛”气垫船已经完全实现了国产化。解放军海军目前有6艘“野牛”气垫船,包括原装引进2艘(3325和3326)、授权制造2艘(3327和3328),国产化自造2艘(3260和3261)。 这意味着中国已经彻底“吃透”了“野牛”级气垫船的相关技能,并且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进。 我们都知道,“野牛”级是当今天下最大的气垫登陆艇,排水量达555吨,不停以运载能力强大而著称。它能够运载重达150吨的货物,例如三辆40多吨的96A型主战坦克,或8辆步兵战车、10辆轮式步战车,如纯粹用来运送兵员,野牛型最多能携带360名步兵。野牛气垫船的最大航速为60节。能够以大约55节的巡航速度航行550公里,横渡海峡只需要一个半小时。 毋庸置疑的是,中国采购这6艘“野牛”级气垫登陆艇,很大程度上就是要用于台海方向。 野牛气垫船性能强悍,威武霸气,但有一个重大缺陷! 野牛气垫船在应用于中国周边海域的时候,例如台湾海峡、南海和钓鱼岛方向,无法适应恶劣气候和高海况要求。 野牛气垫船原来是苏联在冷战时期为了在波罗的海和黑海进行浅近峡湾登陆而计划的,这些峡湾的风浪很小,因此野牛气垫船研制的时候对高海况海区的航行能力思量得比较少。 野牛气垫船只能在浪高1米以下的海况进行全速航行,当遇到1.5米的浪高时,航速就会下降到38节以下。假如遇到了2米以上大浪,就会出现严重失速。 根据我国海洋局曾公布过的台湾海峡和南海平均海况,全年在2米以下浪高的时间仅有220天。3米以上大浪的时间有140天,其中4米以上巨浪的时间有70天,6米以上狂浪的时间有12天,最大浪高都有10米以上。 例如台湾海峡终年风力较大,10月下旬至翌年3月中旬的东北季风期,海面风大浪高。5月上旬至9月中旬的西南季风期,虽然风力较弱,对小型舰艇活动影响不大,但7~9月间热带风暴较多。3月下旬至4月下旬和9月下旬至10中旬的两个季风转换期,风小浪低,比较有利于实施登陆作战,但延续时间较短。 这意味着,野牛气垫船在中国东南沿海有严重的不服水土现象,全年里差不多有半年多时间不能全速航行,有一百多天时间完全无法使用。 再加上其他的诸如造价太高、无法进入登陆舰船坞,勤务困难等很多缺陷,我们海军再没有继续制作,转而全力发展两栖攻击舰、坞登和LCAC气垫艇。 不过,假如我们的眼光再开阔一些,会发现野牛气垫船更适合“闪电”登陆,也就是被某些队伍私下称之为“蜂腰斩断者”。 意思是野牛气垫船特别适合进行突如其来的数百公里奔袭,在复杂海峡和狭长海岸国家的蜂腰地带强行登陆,直接将对手斩为两段,在最短时间内掌握战场主动权。 符合这种描述的海岸,在亚洲,有韩国和越南等国,他们的中部沿海地区,都存在一个特别明显蜂腰。 从距离上看,中国距离首尔西部海岸只有350公里,距离岘港只有290公里,都在野牛的作战半径以内,这些地区的都属于紧张的蜂腰地带。 战时对这些地区采取突然强袭的登陆打击,就犹如格斗中重创对手的腰部,使对手下半身瘫痪,用较少兵力就能将这些国家的军力力量一劈为二,迅速瓦解其作战能力。野牛就是执行这种由陆向陆式的两栖突袭登陆作战的最佳工具。 在战时,我军可在短时间内集结“野牛”作为奇袭兵力,对周边国家的关键蜂腰地带发起突然的奇袭登陆,展示出气垫登陆艇在多种地形条件下发起登陆的优势,具有相当大的威慑力。 只是,很遗憾,海军似乎不会再多采购野牛气垫艇了。其实这也很正常,野牛气垫船毕竟是一种偏门的武器。这也说明我们海军常规两栖舰的进步非常快,说明我们的两栖作战力量越来越强。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703A08UI1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