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海战略态势感知”消息,美国海军“华盛顿号”航母舰队经巴士海峡进入南海。几乎同一时间,解放军南部战区也在黄岩岛海域组织海空兵力开展战备警巡,有观点认为,解放军的这个动作,对美军动向举行了有力的回应。 美航母刚一进南海,中方就准备了反制手段 根据南部战区公布的现场视频,可以看到此次战备警巡,空军轰-6K轰炸机、歼-16战斗机,海军054A、056A保护舰齐出,这种规模的行动不算常见,很大概和美航母重返南海有关。 按照以往履历,美航母此番高调行动,显然意在为菲律宾“撑腰打气”。 当前中菲南海争端持续紧张,美方试图通过航母战斗群的威慑力强化菲律宾的对抗信心,甚至为其非法侵占岛礁的行动提供“后盾”,算得上是美菲勾连的惯用伎俩之一。 然而,解放军南部战区的快速相应——同一时间在黄岩岛展开团结海空战巡,直接打乱了美方的“算盘”。 首先,我们的反制可以或许和美航母几乎同时举行,说明解放军对美菲动向的掌握已非常精确,情报侦察与指挥决策体系高效运转,可以或许针对对手行动即时调整兵力设置。 其次,解放军的战巡编队构成也值得关注:海军054A/056A保护舰虽吨位较小,但具备出色的对海对空警戒本领,可充当战场态势感知的“前哨”; 空军轰-6K轰炸机挂载鹰击-12超音速反舰导弹,歼-16战斗机则可依托预警机与岛礁雷达引导夺取制空权。 这种“空海一体”的作战编组,既覆盖了从低空到高空、从近程到远程的全域拦截本领,又形成了对航母战斗群的立体威慑。 尤其是鹰击-12导弹针对军舰的威慑本领,使得轰-6K即便在航母防空圈外也能实施有效打击,极大压缩了美航母的战术回旋空间。 我军之所以在美航母刚进入南海时就亮剑,其实就是在打明牌,让美方看清晰,解放军已具备在南海方向实施高强度团结海空行动的本领,且能根据对手动态随时调整战备品级。 这种“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战备状态,不仅是对美菲寻衅的直接回应,更是对域内国家的一种警示:任何试图借助外部势力破坏地区稳定的行径,都将面临强有力的反制。 中国的拒止本领与日俱增,美航母在亚太越来越难混了 对于上述环境,美军是否了解呢?想来美方应该是心知肚明的,随着中国的拒止本领与日俱增,美航母在亚太海域的价值也越来越小了。 这让人多少有些感慨,长期以来,美国航母战斗群被视为全球军事霸权的象征,其强大的火力投射本领与机动摆设上风,使其成为威慑对手的核心工具。 对于长期被美方敌视针对的我们来说,美国的航母舰队也一直是我们举行针对性研究的对象,如何才能消除美军这张王牌的威慑性?我们为此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首先,中国构建的多维度反航母作战体系,覆盖侦察预警、指挥控制、打击评估全链条,并且在每一个领域都做到了极致。 高分卫星与超视距雷达可实时监控西太平洋海域的航母动向;数据链系统整合各平台信息,实现对目标的精准定位;东风-21D/26反舰弹道导弹、鹰击-12超音速反舰导弹、轰-6K空射武器以及潜艇部队构成的打击层,可对航母战斗群实施多角度饱和攻击。 这种体系化作战本领,使得美航母即使在一众保护舰的保护之下,也难以完全规避远程精确打击的风险。 其次,高超音速武器的出现进一步放大了美航母的防御逆境,以东风-21D/26为代表的反舰弹道导弹,结合高超音速滑翔弹头(HGV),理论上可实现10马赫以上的突防速度,远超传统防空系统的拦截极限。 在与胡塞武装的比武过程中,美军“标准-3”拦截弹等防护武器的范围性已经暴露,面对机动变轨的高超音速目标,其拦截效果大概非常不理想。 可以说,中国的反舰导弹射程每提升一步,美军的航母打击群就要远离一步,而在这个距离下,美航母舰载机的作战半径已经严峻受限,这也是为何近年来美航母对我们威慑力大不如前的真实原因。 美军不甘心退出亚太,就要硬着头皮“以身试险” 面对中国在南海日益增强的反介入本领,美国正陷入进退维谷的战略逆境:若放弃亚太主导权,意味着全球霸权体系的松动;但继续在南海寻衅的代价同样令美方难以承受。 这种两难选择,折射出美国在实力衰落背景下的战略焦虑。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南海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战略通道,也是美国“印太战略”的核心节点。 若美军撤出南海,不仅会丧失对中国的前沿威慑支点,更大概引发连锁反应——菲律宾等盟友大概转向与中国合作,其他国家也将质疑美国的承诺可靠性,这种局面将直接冲击美国的全球同盟体系,加速其霸权地位的衰落。 然而,继续在南海寻衅的代价同样令美方难以承受,一方面,解放军反航母体系的成熟,使得美航母战斗群的行动自由大幅受限。 即便美军尝试通过分散摆设、电子干扰等手段规避风险,但中国多维度的侦察与打击本领仍能对其构成实质性威胁。 一旦航母战斗群受损,美国不仅面临军事上的惨重丧失,更需负担政治与经济上的连锁反应——国内舆论压力、盟友信托危机以及国内经济动荡都大概接踵而至。 美方应该熟悉到:继续对抗下去,美国的衰落不可避免,继续寻衅中国,只会加速这个结果的到来。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704A05M8N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