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据《路透社》(2025年7月3日)报道,中国明白表示支持《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SEANWFZ),并自动表达“愿意带头签署”该条约。马来西亚国家媒体称,中国和俄罗斯均已同意成为签署方,而美国尚在观望之中。此突破被外界广泛解读为推动东南亚地区无核化与强化安全合作的关键一步。为深入理解本变乱的背景与影响,本文选取了两位东南亚事务资深学者的分析文章。越南外交学院副教授Minh Tuan TA梳理了当前东南亚地区核安全挑战与SEANWFZ落实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及未来应对策略;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高级研究员Hoang Thi Ha则深入解读了中国长期以来支持SEANWFZ背后的战略考量与政策意图。两篇文章的视角互为补充,有助于更清楚地理解东南亚无核武器区议题的复杂性与未来趋势。 加速建立《东南亚无核武器区》:实时命令东南亚实现无核化 作者|Minh Tuan TA(越南外交学院副教授) 译者 | 熊珞钦 泉源|https://apln.network/analysis/commentaries/accelerating-seanwfz-a-timely-call-for-a-nuclear-free-southeast-asia 过去五年来,特殊是自2022年俄乌战争发作以来,全球安全议程中核武器与核扩散问题的关注度再度提拔。尽管亚洲地区长期以来对核问题的关注多局限于朝鲜和伊朗,但近期世界局势的发展使东南亚地区的核问题也引起了更为广泛的关注。 目前,主要核国家都不同程度地调整了核政策,其中俄罗斯最为明显,美国及北约则进一步强化了核应急准备。同时,中国大幅扩充并现代化其核武库。在中东,以色列与美国对伊朗核办法发出强硬表态,使核冲突的威胁重回冷战后的高点。大国缺乏有效克制手段,核冲突风险上升至前所未有的程度。 除了核武国家之外,地区内具有潜伏核能力的国家,如伊朗、日本与韩国,也深感安全形势动荡带来的压力。韩国国内有关核自卫的讨论虽仍停留在假设阶段,却引发周边国家的紧张。若韩国决定拥核,日本可能紧随厥后,这将进一步加剧印太地区的安全动荡。 与此同时,东南亚作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地区,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及生齿的快速增长带来了能源需求的急剧增加。气候变革及国际减排承诺使东南亚国家急需探索低碳和可连续的能源方案。近期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和越南均表达出发展核能的兴趣,核能问题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议题之一。 《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SEANWFZ,即曼谷条约)自1995年签署以来,固然东盟国家不断推动其附议定书的签署,但近30年来核大国尚无一国签署该议定书,造成条约制度实际影响力有限。尽管东盟自2013年以来发布了三轮行动计划,强调加强与核武国家协商,但收效甚微。 要推动SEANWFZ的真正落实,首先,东盟各成员国必须形成同一的立场,加大外交努力,争取核国家签署议定书,并进步东盟内部和公众对此议题的重视与支持。其次,东盟需在与核国家协商时显现更为务实的态度,分身各方现实利益,制止条约成为纯粹的象征性安排。再次,有必要对条约文本进行一定修订,将和平利用核能、反核恐怖主义等国际新兴议题纳入其中,以适应当今发展需要。此外,东盟内部亟需一位有影响力的领导人物,以推动东盟团体发声和国际谈判。 在当前全球核安全风险日益加剧的背景下,重新聚焦SEANWFZ既实时又必要。这不仅对东南亚地区安全具有紧张意义,也为全球其他地区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制度样本,助推全球和平与核不扩散努力。 中国为什么支持东南亚无核武器区 作者|Hoang Thi Ha,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ISEAS - Yusof Ishak Institute)高级研究员及地区战略与政治研究项目联合协调员。 译者 | 熊珞钦 泉源|https://www.iseas.edu.sg/wp-content/uploads/2023/04/ISEAS_Perspective_2023_45.pdf?utm_source=chatgpt.com 《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SEANWFZ,即《曼谷条约》)于1995年由东盟十国签署,1997年正式生效。条约的宗旨是禁止成员国开发或拥有核武器,提倡和平利用核能。条约附有议定书,邀请国际社会认可的五个核国家(美、俄、中、英、法)签署,承诺不在东南亚地区内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然而,由于条约在领土适用范围、港口访问权和核安全保障承诺等问题上的分歧,近三十年来,这五个核大国至今仍未完成签署。 与其他核国家的审慎甚至抗拒不同,中国自1999年以来便始终积极表态,明白表达了对SEANWFZ议定书的签署意愿,并承诺以无条件方式签署,唯一前提是该条约不影响中国自身的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当前中美战略博弈日益激烈,美国频仍在中国周边地区摆设战略气力、拉拢盟友。正是在此背景下,中国对SEANWFZ的关注与支持进一步增强。这不仅体现中国在国际安全议题上的负责任大国姿态,也表明中国旨在有效应对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围堵政策。 从中国的战略视角看,支持SEANWFZ具有多重意义: 首先,SEANWFZ与中国一向奉行的核政策高度契合。中国长期坚持“无条件不首先使用核武器”(NFU)的政策,明白承诺不对非核国家或无核区实施核威胁或核攻击。因此,签署SEANWFZ议定书不仅无损中国核战略利益,反而凸显中国作为负责任核大国的国际形象,有利于在国际社会获得道义优势。 其次,SEANWFZ的实施将间接增强中国战略安全环境,尤其是保障海基核气力的安全。中国核威慑战略的核心在于确保二次打击能力,而弹道导弹潜艇(SSBN)则是维系此能力的紧张战略资产。中国海军的核潜艇基地设于海南岛三亚的榆林基地,属于南海海域范畴。假如SEANWFZ得以广泛实施并获得各核国家认可,美英法等国的核战略武器在东南亚海域的摆设与通行将受到法律和道义上的严重制约,这客观上减轻了中国南海核潜艇基地的战略威胁,有利于进步中国战略空间与战略纵深。 再次,支持SEANWFZ是中国团体“反介入/地区拒止”(A2/AD)战略的延伸。当前美国频仍以“航行自由”等理由强化在南海等中国周边海域的军事存在,威胁中国安全利益。通过支持SEANWFZ,中国可借助国际法律和地区机制的规范气力,间接压缩外国军事气力在中国近邻海域的自由活动空间,从战略和法律双重维度维护自身安全利益。 此外,支持SEANWFZ还有利于巩固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声索与战略优势。由于条约涉及各国专属经济区(EEZ)和大陆架(CS)的地理覆盖范围,这与中国主张的南海“九段线”存在交集。通过签署议定书并结合此前与东盟国家达成的谅解备忘录,中国能灵活界定条约的适用地区,使其有利于维护中国在南海的主权权益与战略利益。 末了,积极签署SEANWFZ议定书能凸显中国的国际道义优势,有力地反制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协议(AUKUS)的战略企图。2021年AUKUS协议的达成,使澳大利亚具备核动力攻击潜艇能力,客观上威胁地区安全与稳定。中国一直强烈批评该协议违反国际核不扩散精神,并通过表达签署SEANWFZ议定书的意愿,进一步展示自身作为维护国际核不扩散秩序的负责任大国的积极姿态,掌握外交舆论的自动权。 尽管中国长期以来自动表达了签署意愿,但东盟国家倾向于团体“打包方案”,即所有核国家同时签署议定书。这种团体签署的安排比年来毫无进展,反而成为拦阻落实条约的主要因素之一。当前国际战略安全环境连续恶化,地区核风险明显增加,东盟国家或许应重新审阅这一策略,允许中国率先签署,从而激励其他核国家尽早跟进。 当然,中国单独率先签署SEANWFZ议定书在带来明显战略和道义优势的同时,也需要东盟国家审慎考虑条约版本、适用范围界说等后续问题。但总体而言,中国对SEANWFZ的长期支持表明,中方不仅致力于地区核不扩散和安全稳定,更致力于以实际行动推进地区与国际核安全治理体系的美满与发展。 中国支持SEANWFZ,既是核不扩散原则的贯彻,更是维护自身战略安全的自动作为。东盟国家需要认识到,中国与东南亚的安全利益根本同等,只有双方加强合作、相向而行,才气真正构建和安稳定、无核安全的地区共同体。 编辑 | 熊珞钦 校对 | 姚文聪 文章泉源: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东南亚学人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接洽我们删除。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708A03AE7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