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千万没想到,就在日本、欧洲硬刚美国的重要关口,那个浓眉大眼的越南却第一个先跪了。 最近,特朗普政府宣布和越南告竣一项“重磅”协议:对越南出口美国的大部分商品征收20%关税,凡是“疑似中国产品换壳转运”的,直接加到40%处罚性税率,与此同时,美国商品出口越南将全面免税。 这在咱们看来,完全属于被动吃亏的不平等协议,但越南签了,不光签了,还比最后期限早了一个星期。 所以问题就来了,明明是吃亏,可越南为啥颔首认罚?关税协议的背后,越南到底是怎么想的? 这么说吧,越南很怂,但本质还是生意。 咱们先看一组数据: 2024年越南对美出口额大概是1366亿美元,占到总出口额的三分之一,美国是越南的第一大出口国。 而越南又是一个严重依赖外向型经济的国家,光是出口这一项,就要占到GDP的90%。关键是,它出口产品重要集中在,服装鞋帽、家具木材、消费电子以及组装代工,属于可替换又没啥利润的低端产业。 说难听点,越南经济不是依赖美国,而是严重依赖,特朗普这一刀砍下去的不是税,而是越南人吃饭的碗。 而且大家不要忘了,今年的全球经济都不咋地,欧美紧缩,消费疲软,出口国家的日子过的都跟要饭似的。 就是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下,越南还把GDP增长目的,从原来的6.5%拉升到了8%,如果对美出口崩了,别说完成目的,能保住工厂都算个经济奇迹。 所以越南的选择并不多,要么嘴硬,等着被征46%的处罚性关税,一夜回到解放前;要么跪下认错,争取一个相对较低税率,维持一个还能继续出口的商业渠道。 显然,越南选了后者。 02 但这件事恶心就恶心在,它是一个选边站队的协议。 大家要知道,自从2018年中美商业战以来,中国不少企业为了绕过关税,把产品中转到越南,换个标签,再运往美国。 这就是特朗普所谓的“灰色转运”:也就是原材料、零部件来自中国,越南只是简单组装、包装甚至打个标签,最后变成越南商品进入美国市场。 这种模式让越南出口暴增,也让美国财政严重失血。 2021年后,越南对美出口上涨了近60%,差不多是400亿美元,对中国进口增长了26%,总额靠近290亿,所以就连小学生都能算出来,越南这是在做中间商赚差价,左右一倒手,躺赚了100多个亿。 所以,特朗普这次直接祭出“40%处罚性税”,其实就是封堵中国的出口后门,同时逼越南选边站队,如果要继续替别人贴牌,那就得自己交税。 当然,这份协议背刺不止是咱们,还有东盟。 以前大家在一条起跑线上,都是靠劳动力自制、政策宽松、关税互惠拼命抢外贸订单。 可如今呢,越南手里突然多了一张“美国市场绿卡”,出口美国的本钱直接比其他国家少了一个身位。特别是服装、家具、电子组装这些薄利行业,根本上把东盟国家的路给堵死了。 更恶心的是,美国产品出口越南不用交税,东盟国家之间又根本上都是零关税,等于是让美国商品贴牌越南,平趟整个东南亚市场。 你说,这路子怎么这么熟?不就是咱们搞出来的灰色转运链,又让美国用在了东盟身上嘛。 可以说,特朗普的那张40%的关税罚单,不止是针对越南,更是给整个东盟放话,别想着给中国当白手套转运站了,要么学学越南签个认罪协议,要么就老老实实查原产地,谁钻空子,谁就会遭到经济毒打。 但这些还只是明面上的,真正的核心问题就在于:东盟的一体化战略可能要凉。 你想啊,以前东盟是靠内部协调外部谈判来换取全球职位。可如今,越南跳出来跟美国单独签了个双边协议,这就像是在集体谈判的大楼外面偷摸和甲方签了个小合同。 这么一来,其他国家还能坐得住吗? 印尼可能会说,越南谈了,那我也谈一个;泰国一看你俩先怂,那我也得立马跟进。搞到最后,谁都想拿到美国的合同,但谁也谈不出集体价格,整个东盟就活成了一个笑话。 更讽刺的是,越南抢到的是确定性,其他国家得到的是不确定,因为谁也不知道会不会被美国追加关税,不知道还要不要继续给中国产品开转运口子,也不知道能不能留住那点本来就不多的订单和外资。 所以说,这事儿看着是越南被美国压价,但其实是越南提前抢跑,而别的东盟国家只能在背面追,对结果还充满了一片迷茫。 03 那为啥越南要背刺一众亲友团呢? 其实回首越南的成长历程就能发现,中国是摸着石头过河,它是摸着中国过河,越南的发展路径根本就是重复了一遍中国的改革开放。 过去十年,越南经济表现的是相当亮眼,GDP增速保持在6.3%-7.2%,人均收入从2100美元暴涨到4800美元,是东南亚经济增长的独一档。 但细致研究就能发现,越南的这波增长靠的是产业链搬家,也就是大量的欧美、以及中国企业跑到了越南建厂。 但自2018年之后,世界进入了存量博弈,像美国、欧洲、日本几乎都陷入低增长甚至停滞状态,全球商业增速从过去的年均8%下降到不足3%。 于是,商业战、关税战轮番上演,大家都拿着镰刀想要收割对方。越南以前的那种出口型经济模式也就玩不下去了。 所以,越南的红利窗口非常短,根本不可能再像日韩、中国那样,靠低本钱策略来驱动国家发展。 它只能在本钱上风殆尽之前,努力往产业链的中上游爬,建立起一批能拿得脱手的科技企业,才能在最后这几年抓住产业转移的尾巴。 如果站在越南的态度上,特朗普的这套组合拳看起来像收保护费,但其实是一种止损协商:本来美国是要征46%的,这次砍到了20%,已经算刀下留人了;同时越南争还取到了一个重要的筹码,美国商品可以免税进入国内市场。 很多人可能没意识到,这其实是越南在用经济利益交换转型空间。一方面换来一个可控的出口局面,不至于被一棍子打死;另一方面,用免税报酬去吸引美企、海外投资、稳住供应链结构。 这笔买卖,对越南是生路,对特朗普是政绩,对美企是蛋糕。大家都是生意人,只不外一个是自动报价,一个是跪着成交。 别看越南好像受了多大委屈,背后其实是另一个更大的目的,洗白身份,向高端产业转型。 恒久以来,越南被视为“中国制造2.0”,主打一个低端代工、劳动力密集型。但问题是,代工也有天花板,一旦劳动力本钱上升,订单就会转移;一旦被大国盯上,转运通道就被封死。 越南想要突破发展瓶颈,就必须摆脱中间商赚差价的角色。 所以,这次协议在某种水平上也是越南的分水岭,是继续做灰色中转站,充当其他国家的商业通道;还是摆明态度,做个干净市场,提前锁定一个附属经济国的稳定关系。 这不仅关乎越南出口,更关乎是否能持续获得美欧日韩的技术、投资与信任。 要知道,这年初,供应链重组已经成了世界主旋律。像什么印度、越南、印尼、墨西哥……都在排队竞争“全球第二工厂”的名额。 但想当“第二工厂”,光本钱低还不够,你得安全、可靠、站好队伍。 越南虽然小,但位置不错、政策稳定,还没啥外部压力。这让它成了西方阵营最青睐的制造备胎。也正因如此,它更不敢轻易被美国拉黑。哪怕这次吃点亏,也要维持住值得信赖的形象。 这在他们看来,不是怂,是理性。 但别忘了,在全球制造业的博弈中,老大和老二在正面硬刚,老三最担心的不应该是落后,而是被踩碎。 越南的电力设备高度依赖中国进口,中国还是越南电力系统最大的输电塔建造商和调度系统供应商,别看越南电子出口锋利,其实很多核心零部件要依靠中国,化工和新能源材料也完全被控制。 这么说吧,美国可以给钱、给市场,但越南工业升级的路线图,却被中国制造拿捏的死死的。别看越南换了牌桌,但真要全面倒向美国,恐怕很多产业也撑不了多久。 所以唯一公道的表明是,越南正在走钢丝,它不是左右逢源,而是左右都惹不起。 此文完。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708A04PAE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