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联合国大会就阿富汗问题通过了一项决议,聚焦阿富汗妇女和女童的人权状态。 这场投票结果引发了广泛关注:116个国家投赞成票,12个国家弃权,仅有美国和以色列投反对票,另有63个国家未投票。而中国选择弃权的罕见举动,释放了复杂且耐人寻味的信号。 这项决议敦促阿富汗当局改善女性权利,提供教育、就业机会和基本生活保障。赞成票国家认为阿富汗当前人权问题严重,需要国际社会施加压力;反对票的美国和以色列则从自身利益出发,接纳不同立场。而中国、俄罗斯等12个国家的弃权,背后原因值得深思。 中国的弃权,既是对阿富汗的某种程度上的“保护”,也是一种“敦促”。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在会上明确表达了中方立场。 他提出五点主张:相应阿富汗的人道需求、助力自主发展、巩固对话机制、改善人权状态,以及最重要的——支持阿富汗坚定反恐。这末了一点,直指中国对阿富汗问题的核心关切。 早在4年前,中国就明确希望阿富汗新政府与可怕组织彻底切割。然而,阿富汗当局不仅未兑现答应,反而在某些领域出现了更极端的倾向。 可怕组织如“伊斯兰国”(ISIS)和“基地组织”依然活跃,并对地区安全构成威胁。中国的弃权票,既是对阿富汗近况的扫兴,也是对其未来改善的期待。 阿富汗问题的复杂性,源于其长期的历史遗留困局。这个国家曾经历苏联入侵、美国占领以及塔利班重掌政权的多次变局,长期处于动荡和战役之中。塔利班上台后,女性被克制接受高等教育,甚至无法参与公共生活。 最新数据显示,阿富汗女性就业率已降至不足10%,女童入学率大幅下降。这些问题让国际社会对阿富汗的治理能力产生了质疑。 与此同时,阿富汗的地缘政治地位对中国至关重要。作为“一带一起”倡议的重要节点,阿富汗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中亚地区安全,甚至可能波及中国新疆地区的稳定。 中国对阿富汗的期待,不仅是经济合作,更是安全保障。然而,阿富汗新政府在反恐问题上的不作为,让中国感到“恨铁不成钢”。 中国的弃权票传递了一个重要信号:阿富汗的未来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但更需要其自身的主动作为。 对中国而言,阿富汗的稳定不仅是外交政策的考量,更是地区安全的关键。未来,中国可能通过经济援助、反恐合作、人道支持等方式,帮助阿富汗走出逆境。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709A03RLC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