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引述知情人士透露,在特朗普决定将对等关税的实施时间推迟至8月1日之前,听取了财长贝森特的建议——看似是临时改变主意,现实上,这是一次有节奏、有剧本的谈判筹码布局。 更多黑幕: 1、之以是延期三周,是希望促成与欧盟、印度的协议。特朗普曾考虑要放弃签订避免关税的协议。但他从贝森特那里听说,一些协议已靠近达成,但必要更多时间,这让他允许关税立即生效的倾向发生了变化。 而特朗普关税信首先寄给了“日韩”,因为与这两个国家谈成的希望不大: 日本一度被视为最早有望达成协议的国家,但由于日本将在7月20日举行参议院推举,过多的让步可能会让日本首相石破茂的执政自民党面临风险。 新上任的韩国总统李在明也承诺将加紧谈判。但分析人士警告称,李在明不会成为特朗普的软柿子,不会让韩国比日本落于下风。 2、特朗普与顾问们在高尔夫球场私下通话,犹豫是否设定“新最后期限”,还是直接“寄信加定价”。终极决定“信函、延期”双管齐下:一方面保留谈判空间,一方面释放威慑信号。 特朗普纯熟运用“先吓唬、再给希望”的谈判套路,并不急于真打。他知道,在当前全球供应链疲软、关税易伤己的局面下,“发信比动手”更划算。他更像一个拍卖师,在高声倒数:“Goingonce,goingtwice…”看有没有国家“加价”改善对美条件。 3、特朗普私下里认为,在签下《大而美法案》和军事打击伊朗后,希望借助这些看得见的胜利在贸易政策上取得乐成。 值得注意的是,中美之间仍处于“休战期”,而特朗普先将火力集中在日韩、欧盟、印度这些传统盟友身上,这在短期内现实上使中国变成了“局面之外的稳定锚”。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华尔街情报圈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709A08L47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