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5年开始,中国空军就已经超越美国空军,拥有了全球最强的战术作战机群配置,“新三剑客”组队亮相,标志着中国空军迎来了战力大升级。 5年前,解放军曾公布了空军三款新型战机编队飞行的照片,将其称为“三剑客”,分别是歼-20、歼-16和歼-10C。三款新型战斗机的服役,标志着人民空军初步具备了与美国空军抗衡的实力,但以如今的眼光来看,以“老三剑客”为核心的人民空军,在面对美国空军的时间优势并不明显。 “老三剑客”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动力系统仍然存在隐患,2020年前后,国产涡扇-10发动机已经基本解决了可靠性问题,全部列装歼-11B和歼-16战斗机,但是受制于产能以及后勤维护等原因,早期批次的歼-10C和歼-20仍然在使用俄制AL-31发动机。 对歼-10C来说,虽然AL-31的推力基本满意需求,但却存在一个很大的隐患,那就是AL-31因为设计问题导致低压涡轮轴存在润滑失效而抱死甚至断轴的安全隐患。涡轮轴一旦抱死,后果就是发动机空中停车且无法重启,对于双引擎设计的苏-27来说,还可以依靠另一台AL-31坚持返航,以是俄罗斯并不着急对AL-31的设计缺陷进行改进。可对于单引擎的歼-10C来说,这个安全隐患就非常致命了,一旦发动机停车就只能迫降了。 而对于歼-20来说,虽然不太需要担心迫降问题,但AL-31的设计究竟太老了,当年苏联设计AL-31的时间,只需要满意雷达、光电设备等少量仪器的用电需求。但是歼-20配备了大口径有源相控阵雷达、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光电瞄准系统、多种告警系统等航电设备,对能源的需求非常大,仅凭AL-31就很难支持航电设备满功率运行了。别的,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的AL-31并不是最新款,最大推力不到130千牛,对于需要进行超音速巡航的重型五代机来说就不太够用了。 与美国空军的同类型战机相比,歼-10C的航电设备领先于F-16,但发动机存在差距,美制F100/F110发动机无论是可靠性还是推重比都显著优于AL-31,一定程度上导致早期歼-10C的妥善率不如F-16。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歼-10C的出口,直到涡扇-10批量装备歼-10C后,巴基斯坦才放心订购了装备涡扇-10B发动机的歼-10CE。 而使用AL-31的歼-20,面对使用F119的F-22,在爬升率、超音速巡航速度方面存在劣势,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超视距空战的胜算。在进行超视距空战的时间,歼-20需要占据较高的空域与较高的速度,以“高抛弹”的形式向对手发射霹雳-15,对爬升率和速度提出了较高要求。 但是在5年后,中国空军的“三剑客”迎来了全面升级,从最近网络上公开的照片影像来看,“三剑客”已经变成了歼-20A、歼-16D和歼-35A,直接对标美国空军的F-22、F-15EX和F-35A,优势可谓相称明显。 与基本型的歼-20相比,歼-20A装备的是涡扇-10发动机,完全体将装备涡扇-15发动机,座舱后部采用了隆起的气压减阻设计,优化阻力系数的同时还增加了机体空间。 另一个巨大的升级是歼-20A的光电瞄准系统(EOTS)呈现全向探测能力,不像老歼-20的EOTS那样下端和后端有遮光板,探测视野从270度提拔到360度。 别的,专为歼-20弹仓优化设计的折叠翼版霹雳-15也已经在珠海航展上亮相了,歼-20A的主弹仓有望容纳6枚霹雳-15,火力与F-22齐平。 至于歼-16D则是全球唯一服役的空军电子战机,是人民空军“无电战不升空”作战理念的究极产物。目前主流战斗机虽然都可以挂载电子战吊舱,具备较强的电子对抗能力,但是跟专业的电子战机相比,战斗机挂电子战吊舱通常用于自卫,不具备为整个机群提供电子掩护的能力,更不具备打击性电子战的能力。 而歼-16D则是集“侦、攻、防”于一体的综合作战平台,全机携带4-6个电子战吊舱,能够涵盖多个频段,对敌人的雷达、通讯系统进行高效的精确干扰。一架歼-16D就能够为整个机群提供可靠的电子干扰屏障,并且能够使用反辐射导弹对敌方防空阵地进行压制,同时还有余力携带空空导弹,不需要依赖护航也能执行任务。 而“三剑客”的最新成员歼-35A,则补齐了中国空军的最后一块短板。同样作为五代机,歼-35A与歼-20的关系并不是“高低搭配”,而是“合作互补”。歼-35A拥有更好的隐身性能与亚音速性能,弹仓着重优化了携带精确制导武器的能力,是战场上的多面手,扮演“控球后卫”的角色,能够凭借着隐身能力发动空袭,大大降低了空袭的损失率。在歼-35A的帮忙下,歼-20就可以安心担任主攻手了,甚至在歼-35A和歼-16D消除敌方防空威胁后,歼-20在战场上专心“吃饼”。 与美国空军的“三剑客”(F-22、F-15EX、F-35A)相比,中国空军的“三剑客”拥有更强的空战能力,起首就是中国空军拥有专业的电子战机歼-16D,能够伴随作战机群在一线执行任务,为攻击机群提供随队干扰能力。而美国空军自从EF-111A退役后,就再也没有能够随队执行任务的电子干扰战机了,与美国海军不同,美国空军在得到了F-117以及正在试飞的F-22之后,动摇了空中作战对电子战的信心,也导致整个军种电子战意识变得淡薄,最良好的电子战人才集中到了海军。1998年的科索沃战争,美国空军一架F-117在缺乏电子战飞机支援的情况下,被南联盟使用老式防空导弹击落,为美国空军敲响了警钟。1999年,美国空军就又提出了一系列电子战机改装方案,包括利用无人机、B-52、商用机改装为电子战飞机,但最终因为管理、成本等原因全部失败,美国空军只能使用老旧的C-130H提供电子战支援,可慢速且粗笨的C-130H只能在后方为攻击机群提供支援,效率大打折扣,偶然候甚至需要机群反过来保护C-130H。 可以说,美国空军目前最眼馋的并不是歼-20或者歼-35,而是既能够进行大规模电子干扰又能够空战、还能够打击防空阵地的歼-16D。美国空军最新列装的F-15EX,只能算是一款搭载先辈航电系统的四代半战斗机,虽然也具备一定的电子战能力,但肯定没有歼-16D专业。 至于F-22的问题,早就是世人皆知了,设计年代较早导致F-22的航电架构早已落伍,缺乏被动侦测手段以及远程空空导弹,让F-22在面对歼-20A的时间劣势非常明显。现在美国已经启动了F-22的升级计划,但只能涵盖140多架具备战斗力的F-22,反观歼-20的数量在300架左右,对F-22形成了数量与质量的双重碾压。 而后起之秀歼-35A虽然看起来与F-35非常相似,但设计理念却不一样。F-35追求的一机多能,过去重视对地攻击性能,在设计的时间掺杂了很多攻击机的“基因”,导致F-35变得“四不像”,因为机身过于臃肿被称为“肥电”,机动性一样平常,飞行速度只有1.6马赫,隐身性能也被美军评价为低F-22一个档次。 而歼-35A拥有更好的飞行性能,速度与机动性都凌驾于F-35,虽然捐躯了一定的对地攻击能力,但对于现阶段的中国空军完全够用了。 美国空军的“三剑客”,理论上拥有更大的载弹量,对地攻击的优势比力明显。而中国空军的“三剑客”则属于攻防兼备的类型,防守的时间凭借着较远的航程、先辈的霹雳-15导弹,能够在外围阻击敌方轰炸机、电子战机。打击的时间则可以在电子战机的掩护下长途奔袭,对战区内的敌方战术飞机进行扫荡,确保己方制空权。 更让美国空军感到绝望的是,短期内根本看不到反超中国空军的希望,由于F-22和F-35都没有双座型号,美国空军想要得到电子战机就只能在F-15EX的基础上缝缝补补了。而中国空军已经列装了双座的歼-20S,未来在歼-20S的基础上升级出电子战机、无人机指挥机都只是时间问题。美国空军唯一一个新型的战术飞机平台就是至今仍未正式露面的F-47,而中国则出现了南北两款六代机,两边的差距只会越拉越大。 在战术飞机平台上,中国空军已经完成了对美国空军的反超,未来中国空军瞄准的目标就是在战略飞机平台上进行反超了,等中国的战略轰炸机服役,就是中国空军完全超越美国空军的时间。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708A08SWV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