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俄罗斯现有唯一航母的“库兹涅佐夫”号,似乎终于要被放弃了。自2017年入坞维修以来,这艘命运多舛的航母先后遭遇了多次事故,如因浮船坞意外沉没和起重机折断,导致飞行甲板和舰体其他部位受损;在内部维护作业中,因工人违规操纵而导致火警和职员死伤;以及诸多后天加装的电子装备和防空系统“装了拆、拆了又装”……很显然,这些都说明俄罗斯船厂在精密维修此类大吨位水面舰艇中,存在着相当程度的杂乱和业务不精。而今,莫斯科方面恐怕总算要下“断舍离”的决心了。 参考消息援引俄媒报道称,俄罗斯国防部正在考虑放弃修复“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目前关于该舰的维修和改造工作已经暂停。据悉,有俄罗斯专家指出,不排除该舰将被做报废拆解处理。俄罗斯海军太平洋舰队前司令谢尔盖·阿瓦基扬茨也指出,“制止维修的决定是完全正确的”。 好吧,关于是否要放弃对“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的维修,最终结果恐怕要由普京当局来做决断。究竟,这艘6万吨级大型航母是当下俄罗斯手中唯一的航空母舰。一旦其被做退役报废处理,那俄罗斯就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沦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中,唯一没有航空母舰的国家”,对国际地位和形象等“面子工程”颇为不利。 然而,抛开“面子工程”不谈,仅就实用性来说,即便俄罗斯能让“库兹涅佐夫”号焕然一新,实在也没有多大的意义。不难发现,俄罗斯海军早已从苏联时期的那支强悍的“蓝水海军”,退化成了今天的“绿水海军”。在新型大吨位远洋作战舰艇的到位速度,无法赶上老旧舰艇的退役速度,以及俄本土造船工业的水平,基本只够满足打造千吨级轻型舰艇的环境下,俄海军还将在未来进一步向着“褐水海军”的方向退化。 也就是说,即便强撑着修好了“库兹涅佐夫”号,俄罗斯恐怕都难以为其凑出一支完备且当代化的航母战斗群,那这航母还有何保留价值呢?况且,在“库兹涅佐夫”号入坞维修的7年中,随着原有的固定翼舰载机飞行员和舰勤职员的逐步退役,现在的俄罗斯海军已然基本失去了固定翼舰载机运用能力。从0基础再造就起一支合格的舰载机飞行员和舰勤职员队伍,也是一件无比困难且势须要花费一个很长时间周期的事情,这对俄罗斯来说显然很是不利。 可以说,无论从哪个角度来想,俄罗斯狠心放弃“库兹涅佐夫”号航母所带来的好处,都要大于继续硬着头皮维修它所带来的好处。此时,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就出现了,在成功引进并对“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的姊妹舰完成改装,使之以“辽宁舰”之名服役于中国海军装备序列的环境下,如果俄罗斯选择放弃“库兹涅佐夫”号,那中国是否考虑将其买下,并以自行维修改装的方式,为人民海军再添一艘6万吨级大型航母呢? 乍看上去,这似乎确实是短时间内为有着茂盛的航母需求的人民海军,增添一大战力的可行之路。究竟,从对“辽宁舰”完成改装和续建,到运用所获得的相关履历,自行设计并建造出与“辽宁舰”有着很大传承性的国产航母“山东舰”,无不说明中国造舰业已经彻底吃透了相关技能。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苏联时期建造和维护大吨位水面舰艇能力的俄罗斯,或许对修好“库兹涅佐夫”号感到无比艰巨,但在中国这里却可能是“手到拈来之事”。有理由相信,国内造舰业定可让“库兹涅佐夫”号重获新生并再度迸发出战斗力。 然而过细想来,从俄罗斯的手中接过“库兹涅佐夫”号,对我们来说恐怕是没什么须要的事情: 一方面,与当年“辽宁舰”的环境不同,“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固然在服役生涯中的使用强度不大,但究竟属于斲丧了部分装备寿命的二手货。即便中国本土船厂能让其重新抖擞青春,该舰的剩余使用寿命恐怕也不会有多少,故引进该舰和修好后交由人民海军使用的效费比并不大。 另一方面,基本可以确定的是,国产首艘电磁弹射型航母“福建舰”,乃是中国航母发展之路上的一个分水岭和里程碑。自“福建舰”开始,国产航母大概率将彻底摒弃滑跃放飞技能路线,转而全面走上先进得多的电磁弹射放飞技能路线,以自我倒退的方式继续增加滑跃放飞型航母的数量,无疑是在给自己的进步之路增添障碍。说白了就是,中国海军确实亟需更多的航空母舰,但也不是啥水平的东西都要,既然我们都能自行打造出搭载电磁弹射器的“超级航母”了,还有何须要去接手俄罗斯的二手滑跃放飞型航母呢? 因此,购买二手的6万吨级大型航母“库兹涅佐夫”号,看似是某种“机会”,但实在际意义和价值都颇为有限,估计中国不会做出接盘该舰的决定。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711A06ZTA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