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十国联合声明,莫迪一反常态表示拥护,印度这次终于是不敢造次了。 在新一届峰会结束前,金砖十国发表了一份总共有31页的联合声明,其中重点提起了中东局势问题,不仅不点名地非难了美以两国对伊朗的军事打击举措,还点名批评了以色列在加沙持续举行的军事举措以及阻挠国际人道主义救济物资进入加沙的错误行为。 在此情况下,这份声明仍旧能够顺利通过,分析此前在上合内部唱反调的印度,没有在金砖这边故技重施。 要知道,在以伊冲突爆发后,上合组织发表声明非难以色列,印度外交部却对外表示,印方没有参与到这份非难声明的制定之中,算是背刺了同为上合成员的伊朗。 同时,在提到反恐问题的时候,此次的金砖声明非难了4月底发生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恐袭事件,但没有明确提起这起恐袭事件所引发的印巴冲突,甚至都没有提起巴基斯坦。 而在不久前的上合防长会晤中,印度因为相关声明没有到场非难巴基斯坦的强硬内容,拒绝在声明上签字。 印度出现这种明显的态度变化,应该有几个可能的原因。 首先,金砖与上合的组织属性截然不同,上合组织更加注重安全互助,金砖则主要聚焦经济互助。 莫迪政府可能是觉得,在上合的举措更有可能触怒以色列等方,所以才选择了在上合内唱反调,但在金砖内部“随大流”。 其次,在战争期间拒绝与其他上合国家一道非难以色列,一定招致伊朗方面的不满,长此以往,一定不利于印度通过与伊朗互助,买通中亚通道的计划落地。 再加上印巴问题背后的宗教因素,印度与大部门中东国家的关系都有可能恶化,印度需要及时作出调整,通过共同金砖的举措,来维持自己的平衡外征战略。 毕竟,印度需要与以色列、美国的军事互助,来强化自身的军事实力,但也需要来自中东的石油与天然气,确保自身的能源供应。 第三,此次金砖联合声明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强调“多边商业体系处于一个十字路口”,不点名地批评了特朗普政府挑起的全球关税战。 印度与美国的关税会商恰好进入了关键阶段,双方都希望能够达成协议,但在一些细节问题上,双方还没有完全谈拢,印度现在需要这份联合声明,来显现印度与其他国家的良好互助关系,增加自身在会商过程中的筹码。 第四,印度在上合防长会上拒签联合声明,一定程度上是为了给巴基斯坦这一宿敌“上眼药”,但巴基斯坦不是金砖成员国,这就削弱了印度对于在声明中到场非难巴基斯坦相关内容的需求。 况且,中国、阿联酋等国同样不会同意在声明中提起巴基斯坦,印度也就没有再自讨败兴。 最后,印度此前在上合内部唱反调的举措,无疑削弱了上合组织的凝聚力,引发中俄伊等国的不满。 印度假如再在金砖内唱反调,同样给金砖内部的互助带来负面影响,中俄等方的不满情绪将会进一步增加。 诚然,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国家体量,决定了无论是金砖照旧上合组织,都希望印度能够留在组织内,为地区局势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应有的助力,不会轻易将印度踢出去。 可假如印度长期在金砖、上合等组织内扮演“害群之马”,早晚有一天,印度将会因为自己的举措,被踢出上合等国际组织,失去继续通过这些多边互助,维护自身利益的机会。 莫迪政府天然也清楚这一点,这才有了此次印度在金砖声明问题上的共同。 而印度在金砖内积极共同与在上合内唱反调,所形成的光显对比,其实也代表着印度在经济、安全领域的不同对外思路。 在金砖内的积极共同,分析白印度仍旧希望在经济上与中国等方保持友好互助,在上合内唱反调,则分析印度在安全问题上仍旧与中巴等方存在难以弥合的矛盾。 总体上看,印度在上合、金砖内看似矛盾的行为,实则深刻反映了新德里在复杂国际格局中奉行的实用主义“骑墙外交”。莫迪政府的选择,是计算风险与收益的结果。 这种摇摆姿态的焦点驱动力,是印度试图同时维系多重关键关系。金砖平台因其经济属性和巴基斯坦的缺席,为印度提供了既能显现“全球南方”连合姿态,又无需直面敏感安全逆境的“舒适区”。 然而,这种反复横跳的策略,在显现印度的外比武腕之余,也暴暴露其战略自主性的局限,并时刻面对着国际局势突变导致平衡木倾覆的风险。印度未来能否持续游走于各方之间,将持续考验莫迪政府外交智慧。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712A02W3E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