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织里资讯 首页 新闻资讯 军事新闻 查看内容

以色列防长狂言再炸德黑兰,“午夜铁锤”刚停,下一轮更狠?

2025-7-12 13:13| 发布者:admin| 查看:46| 评论:0

摘要:以色列防长狂言再炸德黑兰,“午夜铁锤”刚停,下一轮更狠?2025年7月10日,以色列空军学院毕业典礼上,防长卡茨走上讲台,没有庆功的喜悦,也没有和平的宣告,而是一句响彻中东的威胁:“如果伊朗再敢威胁,以色列

以色列防长狂言再炸德黑兰,“午夜铁锤”刚停,下一轮更狠?

2025年7月10日,以色列空军学院毕业典礼上,防长卡茨走上讲台,没有庆功的喜悦,也没有和平的宣告,而是一句响彻中东的威胁:“如果伊朗再敢威胁,以色列的长臂将重返德黑兰、设拉子、伊斯法罕……而且这一次更猛烈、更深入、更致命。”

言辞冰冷,却点燃了火药桶的边缘。

距离那场持续12天、震撼环球的以美联手空袭伊朗行动,仅仅已往半个月。

如今,以色列高层再次放话,这不是“如果再战”的假设,而是“等着我回去”的倒计时。

半个月前的烈火:伊朗核设施遭精准打击

6月中旬,一支隐秘出动的B-2轰炸机编队从远方出发,在无人机与电子干扰配合下,连续突袭伊朗福尔多、纳坦兹、伊斯法罕三处核设施。

这场被以色列称为“午夜铁锤”的行动,直接摧毁了伊朗部分铀浓缩设备,也打破了伊朗“和平核计划”的对外话术。

卡茨在发言中强调:“我们不会等伊朗制造出核弹头后再来后悔。”

这句话不是告诫,而是以色列安全战略的定海针——“先动手为强”,绝不手软。

特朗普斡旋停火,火焰之下藏着裂缝

6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以伊“临时停火协议”告竣。但这个“停火”更像一场战略性间歇——没有签字、没有监督、没有撤军,更没有信任。

协议背后,是伊朗的沉默修复,是以色列的临战待命,更是美军在波斯湾保持高强度部署。

特朗普主导这场停火,看似意在“防止中东全面战争发作”,实则为他赢得地缘影响力和国内声望。但在以色列看来,这只是喘气时间,而非尽头。

卡茨说得直白:“如果我们必须回去,我们不会犹豫。”

“长臂打击”言出必行,下一击指向哪里?

“我们能打到德黑兰,也能打到设拉子与伊斯法罕。没有地方可以藏。”

这不是狂言。事实上,从上次空袭行动来看,以色列已具备以下本领:

高空隐身打击,B-2轰炸机可绕过伊朗防空体系;战术网络协同,以色列“铁穹+网络战”已实现战场同步控制;精确摧毁关键节点,目的包括离心机车间、导弹装配线、地下核洞库。

更重要的是,以色列现在有了“实战经验”——试过一次,就更敢做第二次。

伊朗静默,是修复,还是蓄力?

至今,伊朗政府仍未公开公布核设施受损的具体情况,只是重复“我们仍坚持和平核计划”“美以行为违背国际法”。

但熟悉伊朗战略的都明白,这种沉默不代表软弱,而是为下一轮反制“蓄力”。

伊朗革命卫队并未撤出叙利亚,也未减少在也门、黎巴嫩等地的代理武装支持。真正的对抗,并未结束,只是“潜伏”。

更关键的是,伊朗仍可能在重启铀浓缩的暗道中快速推进,试图在下一轮较量中赢得“对等威慑”。

中东火药桶,真的被踩了一只雷管

从以色列防长卡茨的表态可以明白判定:这场以伊之间的军事对抗,远未终结。

如果伊朗任何行动被视为“核威胁”,以色列会毫不犹豫再度出手;而如果以色列再度袭击伊朗,伊朗很可能全面打破克制,升级区域代理冲突,乃至袭击美军目的。

这不是简朴的双边冲突,而是一场可能引爆整个中东的新链式反应。

以色列用“先打核设施”展示了它对伊朗的零容忍;伊朗用“沉默抗击”表明白它的忍而不发;特朗普用“斡旋停火”维持表面稳定,实则为美在中东争夺战略主动。

然而,这三方谁都没放下武器,谁都没真正妥协。这片被硝烟和油田交织的土地,从来没有真正的平静。

当以色列再次高调宣布“我们会回去”,世界要警觉的不是这句话,而是背后的那架正在加油的轰炸机。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711A08EGN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图文热点

  • 关注织里资讯微信公众号
  • 黄色预警!

热门推荐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