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国领导人收到特朗普来信,被他点到名的国家,这次已经无路可退。 特朗普刚刚在本身的社交媒体上,陆续发布了对14个国家的信函,要求这些国家在关税问题上满足美国的条件。 这也是特朗普90天关税截止日期到来之际,第一批被美国发送信函的国家。 这14个国家分别是日本、韩国、南非、哈萨克斯坦、老挝、马来西亚、缅甸、突尼斯、波黑、印尼、孟加拉国、塞尔维亚、柬埔寨以及泰国。 可以看到,在第一轮的名单中,亚洲国家是特朗普聚焦的重点,其中既有位于东亚的日韩,也有地处南亚的孟加拉国,还有深居中亚的哈萨克斯坦,以及6个东盟成员国。 同时我们能发现,其中一个欧盟成员国都没有,塞尔维亚和波黑都是多年来希望到场欧盟,但还没有迈出最后一步的国家。 至于南非和突尼斯,都是经济发展得还可以的非洲国家。 总的来说,特朗普第一轮打法的逻辑照旧挺清晰的,那就是先把“竹杠”敲到亚洲、特别是东亚和东南亚这些“油水”比较丰富的国家头上,顺带威胁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 别的,各人最关心的,恐怕就是关税数字了。特朗普给这14个国家设置的税率,最低都有25%,吃到这个档位的有日本、韩国、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以及突尼斯。 最高的关税则落到了老挝和缅甸的身上,有40%。剩下的国家被设置的关税,则在这两个数字之间。 从细节来看,相对4月2日公布的“对等关税”,特朗普这次拿出的一些关税其实是有所调整的。 日本从24%被调整到25%,老挝则是48%到40%,柬埔寨是49%到36%,马来西亚是24%到25%......不过,没被调整的国家也有,韩国就是一直维持着25%,泰国也是36%没变。 因此,想看出具体规律是相对困难的。但考虑到特朗普做事的逻辑,他调整关税有可能存在以下几个情况。 一是结合过去3个月的接触情况。如果一些国家的回应让特朗普感到满意,他可能会有意“下手轻点”,以推动达成协议。但如果有的国家令特朗普不满意,结论就显而易见了。 至于关税没变的国家,不排除是特朗普希望继续观望一下。 二是特朗普原本的所谓“对等关税”,就缺乏科学的依据。事实上,在4月2日当天,就有人发现,这个“对等关税”完全是特朗普团队随便找了个算法算出来的。 虽然美方对此嘴一直很硬,坚称本身的算法“科学”,但不科学的关税无疑给美方的行动造成了困难。或许正因如此,美方这次才会大幅下调对老挝和柬埔寨的关税。 毕竟谈判的关键之一,是要给对方担当的空间,开出对方绝不可担当的条件,反而不利于美方达成本身的目标。 第三可能就没那么多门道了,就是特朗普团队想变就变。他们试图用这种方式“虚空造牌”,给谈判对象施加压力。 但无论是哪种可能性,这14个国家之后都必须慎重对待此事,因为特朗普开始“点名”了。 在此前,特朗普的说法是,要求各国自动来找他,并给那些让他满意的国家“优惠”。美方一度宣称,有70多个国家正在积极接触他们。 然而现实情况是,谈判并没有达到美方预期。绝大多数国家都在观望,静待事态的发展。即便是一些自动接触美国的国家,也并没有在达成协议上表现得很迫切。 直到如今,也只有3个国家确认与美国的谈判出现了较大希望,分别是中国、英国、越南。 但是,中国是用反制逼美国退步的,美英协议又被认为更多是“象征性”,越南方面则强调更多细节有待谈判。 搞了半天,特朗普口中的“大买卖”,似乎照旧没有做成。 更何况,关税豁免日期就要到了,如果特朗普真的选择跟全世界打“关税战”,即便是美国都难以承担这个代价。 但要是就这么虎头蛇尾地收场,美方别说达成本身的目标,都有沦为笑柄的风险。 面对这种情况,特朗普显然不会满意。站在他的角度,既然你们这些国家不想自动上门,那美国就一个个点名,让你们不得不给一个说法。 不仅如此,特朗普这次还故意把信函公布了出来,就是为了让全世界都知道这件事情,给被“点名”的国家进一步施加压力。 事情到了这一步,这14个国家已经没法再继续观望下去了。就算不情愿,也只能推进与美国的谈判。 如果有的国家在被点名后,依旧没什么反应,大概率会激起特朗普的怒火,成为美国关税战的重点打击对象。 不仅如此,特朗普还公布将对等关税的豁免期向后延伸了3周。此外,他还不忘给本身留一条“后路”,暗示8月1日不一定是最后期限。 很显然,这是为了谈判留足空间。 而在特朗普发话后,最紧张的无疑是这次被点名的14个国家。被推到聚光灯下的他们,似乎已经没有多少拖延的空间。是向特朗普低头,照旧坚定捍卫本国利益,只能由他们本身选择。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712A02Y2H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