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韩团结军演剑指朝鲜,拉夫罗夫却走进平壤,美日韩还能控局多久? 7月11日,济州岛上空传来轰鸣巨响。美军B-52H战略轰炸机携韩、日战机编队,在国际水域完成高强度团结演训。与此同时,俄外长拉夫罗夫踏入平壤,三天访问正式启动——这是朝俄“战略对话”的第二轮,是武器换部队的“交易续章”。朝鲜半岛,正在一步步滑入一个令人不安的临界点。 空中震慑,谁在向谁示威?这场突如其来的“空中秀肌肉”,并非常规演训。出动的是具备核打击能力的美军B-52H轰炸机,是三国团结指挥层级参与的顶级协调机制,更是在拉夫罗夫落地平壤之际“精准上演”的军力展示。机遇选得如此精确,目的只有一个:给朝鲜通报“停止挑衅”的明确信号。 韩美日三国团结声明措辞严厉,直指朝鲜“向俄提供军力支援、非法参与地域冲突、接受敏感技术换援助”,要求朝鲜“立刻停止一切破坏地域稳定的非法举动”。 美方更告诫,若朝俄合作持续升级,将重新审视对朝战略,甚至不排除“预先干预”。 朝俄缔盟,金正恩在下一盘什么棋?这并非空穴来风。2023年起,朝俄互动频率明显提拔,北方铁路、港口对接、武器与军粮交易早已不再是秘密。而这一次,更有韩媒曝出:已有上千名朝鲜士兵以“建筑工人”名义进入俄罗斯,占据顿巴斯一线与后勤基地,承担阵地修筑与战后清理任务。 这批“换技术的兵”,换来的,可能是导弹制导系统、核弹头小型化设计,甚至是远程发射平台数据。换句话说,朝鲜可能用几千人的“低端劳动力”,换取了迈向实战化核力量的“最后拼图”。 拉夫罗夫此行,被外界普遍解读为“回访金正恩去年访俄的成果总结”,更可能为安排金正恩再次访问俄罗斯铺路。 如果这一安排落地,朝俄战略同盟的象征意义,将远超军事合作的范畴。 美日韩“绑定出击”,拦得住朝俄联手吗?面对日益紧密的朝俄关系,韩美日正在悄然升级其“团结震慑模式”。 此次空中演训,既是一次军事力量展示,也释放出一个信号:美日正将“印太前线”与“欧洲战线”连接为一体。“北韩出兵乌克兰”,不再只是道德谴责问题,而正在成为亚欧战略联动中的“交叉口”。 而日本防卫厅更罕见放话:朝俄合作如果波及日本本土安全,东京将“与盟友展开实质应对”。韩美军方则加快“斩首演习”的频率,甚至传出部署“战术核武重返半岛”的讨论。 但问题是,在金正恩眼中,这些演训与制裁,不过是“压力越大越能要价”的催化剂。对一个早已将核力量写进宪法的国家来说,常规威慑的效力,正在日益消解。 背后的博弈:谁想点燃朝鲜半岛火药桶?在全球目光聚焦中东、东欧之际,朝鲜半岛正在成为一个“被选择性忽视”的高危引爆点。 俄罗斯借朝鲜“破围”,向西方释放战略信号:“你围我乌克兰,我搅你印太”。而朝鲜则借俄罗斯“背书”,为自身核计划谋取合法性——从过去的“全球孤儿”,跃升为“地缘棋局的筹码持有者”。 反观美日韩,即便空中团结演训做得声势浩大,但在朝俄合围、半岛民意分裂、地域制衡结构被打破的现实眼前,他们真正的应对选择却越来越少。 结语:下一个爆点,会在朝鲜半岛吗?2025年的朝鲜半岛,不再只是韩朝之间的角力,也不只是美朝的老剧重演,而是美、日、韩与朝、俄、中三重力量之间的新碰撞。 B-52的轰鸣声能震慑多久?拉夫罗夫的红地毯能铺多远?金正恩这场“以兵易核”的豪赌,能否赢得一个“战略突破口”?一切,都在逼近一场无法预演的真正对决。 在这个火药味愈浓的七月,半岛局势,或许比任何时间都更接近失控的边缘。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711A08GK6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