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消息称,近日,日本防卫省连续两天发布通报,指控中国空军歼轰-7“飞豹”战斗轰炸机以“危险动作”拦截其YS-11EB电子侦察机。 日方公布的画面显示,挂载轰隆-5空空导弹的“飞豹”两次从侦察机下方跃升,以30-60米的极限间距完成战术威慑,最终迫使这架服役超50年的老飞机掉头撤离。 从战术层面看,解放军的选择堪称精妙。 歼轰-7"飞豹"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双座双发战斗轰炸机,虽然即将退役,但在此次任务中展现出独特上风。 面对时速不足500公里的螺旋桨侦察机,拥有3000公里航程的“飞豹”既能长时间伴飞施压,低速稳定性又优于新型歼-16或歼-20。挂载副油箱和格斗弹的设置,既展请愿慑力又保存克制空间。 飞豹战机挂载了实弹 日本航空自卫队官员私下认可:“YS-11EB的续航力根本无法与‘飞豹’抗衡,每次对峙都是燃油警报先响。” 这种“以旧制旧”的策略,既斲丧了对方侦察资源,又避免激化局势,可谓四两拨千斤。 而日本强撑YS-11EB侦察机的背后,是电子战能力的青黄不接。 这款1960年代平台改装的老旧侦察机,主要依赖人工分析雷达信号,其性能早已被中国空警-500等新型预警机碾压。但日本新一代RC-2侦察机因技能故障推迟服役,迫使自卫队继续榨取YS-11的剩余价值。 军事专家指出:“日本明知这些‘空中活化石’轻易被拦截,却仍坚持调派,本质是替美军测试中国防空反应。” 变乱发酵后,日本防卫大臣立马出来倒打一耙,宣称中方动作“可能引发撞击事故”,是“危险接近”,试图把自己包装成“受害者”形象,还警告中方“不能让这种事再次发生”。 日本航空自卫队YS-11EB电子侦察机 这种“受害者叙事”与其2014年炒作苏-27拦截YS-11时的说辞如出一辙。 细究变乱背景不难发现,日方刻意回避了关键事实——其侦察机已非法突入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解放军战机依法执行查证任务,完全符合国际惯例。 东海防空识别区是中国于2013年依法划定的空域安全屏蔽,任何航空器进入均需提前通报飞行计划和目的。 况且,根据公开信息,解放军歼轰-7A的拦截动作专业且克制:首先从日机右后斜下方接近,完成识别后超越目的,再绕至前方实施警告驱离。这一标准流程旨在迫使对方离开敏感空域,而非日方渲染的“危险寻衅”。 从国际法角度看,防空识别区并非领空,但主权国家有权对未通报的航空器采取识别、监视等步伐。美国、日本等国家均设有类似机制,且拦截标准远比中国严格。 例如,美军战机曾以不足10米的间隔迫近伊朗客机,日本自卫队也曾对俄罗斯军机实施“桶滚”式干扰。 别的,日媒援引匿名官员消息称,事发空域靠近春晓油气田,而日方始终未出示飞行记载仪数据。 这种信息不对等的指控,暴露出其“碰瓷式外交”的惯用手法——先用侦察行动制造既成事实,再借舆论施压获取政治筹码。 事实上,日本对华空中寻衅已是惯常操作。除YS-11外,日本海上自卫队的P-3C、P-1反潜巡逻机也长期在东海活动,甚至多次干扰解放军航母编队训练。 此前,解放军歼-15舰载机曾果断驱离抵近侦察的日本P-3C,有用捍卫了远海训练安全。此类交锋表明,中国军队对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决心坚定不移,任何外部权势的试探都将遭到有力回击。 当前,东海局势的告急根源在于日本配合美国推进“印太战略”,不断强化军事存在。 日本《防卫白皮书》公然将中国列为“最大安全寻衅”,并计划大幅增长西南诸岛防御力量。这种刻意制造对抗的举动,与地域国家求和平、谋发展的共同愿望南辕北辙。 历史经验表明,日本部分政客渲染"中国威胁论",实质是为突破和平宪法束缚探求借口。不管是增长军费,照旧加速发展远程导弹、航母化改造驱逐舰等进攻性武器。这些动作与所谓的"专守防卫"原则已严重背离。 当前东海局势的告急,本质是美国"印太战略"推动的结果。 日本作为美国在亚洲的关键盟友,其侦察行动往往与美军情报体系深度联动。美国印太司令部已公开亮相"支持盟友安全行动",未来可能出现更多美日联合侦察的寻衅举动。 面对复杂局势,中国展现出清晰的战略定力。 一方面,福建舰航母战斗群即将形成战斗力,歼-35舰载机或将加入巡逻序列;另一方面,中国始终坚持通过对话解决分歧。 正如国防部发言人强调的:"中国军队的行动专业且合法,任何国家都不应低估我们捍卫主权的决心。" 对于中国而言,唯有保持战略定力,继续加强海空防御力量建设,才能有用遏制任何冒险行径,为地域和安稳定筑牢屏蔽。 当日本高喊"绝不能再次发生"时,国际社会更应追问:是谁先把半个世纪前的侦察机派到别国家门口?是谁在持续单方面改变东海近况? 此次"飞豹"拦截变乱再次证明:中国军队既有捍卫主权的强大能力,又有规避冲突升级的政治聪明。在可预见的未来,东海"猫鼠游戏"仍将持续,但随着中国海空军力量的快速发展,战略天平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 对于日本而言,与其沉迷于冷战式的零和博弈,不如正视历史、遵守国际法。正如中国外交部所言:"家门口的和平必要共同维护,任何企图通过军事冒险获取利益的图谋都不会得逞。"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713A00E51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