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另一场仗要是败了,普京的一切积极都将付之东流。 俄罗斯联邦统计局陈诉显示,7月1日到7日这一周的时间里,俄罗斯的通货膨胀率上涨了0.79%,为俄乌辩论爆发以来的最高单周增幅,而在去年第四季度到本年年初,俄国内通货膨胀加速期间,每周的通胀率涨幅也没有超过0.5%。 在本年第一季度短暂的通胀率降低后,俄罗斯的通胀问题好像又将加剧,俄经济界推测,该国本年的通胀率大概会达到9.5%,远超俄央行设立的4%目标。 此次通货膨胀率飙升,主要是因为住房和公共服务价格上涨,联邦统计局指出,俄各地的电力、自来水等公共服务价格都有所上涨。 这些公共服务价格上涨并带动通胀率升高,反映出的实在是俄罗斯经济的整体问题。 在西方制裁不停加码与国际能源价格下行的双重影响之下,作为俄罗斯政府“钱袋子”的能源企业收益降落,普京政府能够通过税收本领,得到的财政收入自然大幅减少。 俄乌前线的战事,又迫使普京政府必须将大笔财政收入用于维持战争开销,政府能够在民生等领域投入的资金便会随之减少,水电等公共服务便无法依赖政府补贴来维持低价,相关部分只能向民众收取更多费用确保相关服务体系的正常运行。 当然,俄国内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民众生活支出升高,不只是因为能源出口面对了难题,供给侧和政府货币政策的问题同样严重。 先说供给侧,俄乌辩论爆发后,大批西方企业撤出俄罗斯市场,导致很多商品断供,即便俄方从中国等国家进口了大批商品,但在现阶段,仍旧无法完全填补市场的空白。 俄国内企业则普遍面对劳动力不足,资源向军工领域倾斜导致民用企业缺乏资金等问题,普遍出现了工厂生产效率降落等情况,民用制造业萎缩的趋势越发明显,市场上的商品供应便也随之减少。 此外,在乌军更加频繁地使用无人机与西方救济的远程导弹,打击俄国内基础设施后,很多俄罗斯企业无法保证生产,且商品运输也受到了影响。 举例来说,俄罗斯西部地区的大批炼油厂遇袭,就导致俄国内汽油价格暴涨,商品运输的成本升高。 再说货币政策问题,为了能够抑制通胀,俄罗斯央行将利率升至了21%的高点,高利率又带来了两个问题。 一个是大批民众将钱存进了银行,减少了国内消费,在俄罗斯的民用制造业产物出口本就困难的情况下,国内消费的减少,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收入, 另一个问题是高利率导致了企业融资成本剧增,被迫提升产物售价以维持运营。这又加剧了国内消费萎缩。 而在俄罗斯本就遭遇了西方制裁,制造业产物出口困难的情况下,国内消费减少无疑会加剧企业的困难,一些企业甚至被迫停工只给雇员发底薪。 俄罗斯主要农机企业罗斯托夫农业机械制造厂就在6月的时候,被迫让1.5万名员工休假。 俄罗斯之前依赖能源出口和军工财产,出现的战时经济繁荣正在褪色,内外因素之下的整体经济结构问题已经浮出了水面。 如果无法有效缓解经济发展压力,降低通货膨胀率,确保俄罗斯民众的生活,普京政府必然会失去部分国内民众的支持。 但要是现在接受乌克兰的条件,停止战争,将更多财政收入用于稳定国内经济,过去3年多时间里,俄罗斯所做的一切都将成为无用功。 乌方应该也是看到了俄国内经济的困难,才在自身同样困难重重的情况下,仍旧拒绝在领土、加入北约等问题上让步,同时继续寻求西方支持,尝试迟滞俄方的进攻。 乌军甚至抽调了多支主力部队,在苏梅州方向展开了反击,想要将这一方向的俄军赶回到库尔斯克。 普京政府现在只能是双管齐下,一面让俄军加紧行动,用更短的时间在前线取得突破,让乌克兰丧失抵抗下去的信心,一面继续在国内进行经济调解,加大与中国等友好国家的合作,缓解国内的经济发展压力。 只是俄国内经济问题的复杂程度,决定了普京政府很难通过个别措施,彻底扭转经济局势。 综合来看,俄罗斯当前高企且加速的通胀,是其深陷战争泥潭与西方制裁漩涡所引发的体系性危急的集中爆发。 能源收入腰斩、军费黑洞吞噬民生投入、民用制造业在制裁与劳动力流失中萎缩,以及高利率政策反噬企业活力等一系列问题,正无情地腐蚀着俄罗斯的经济根基与民众生活。 俄罗斯的经济困境清晰地印证了一点:当战争机器成为国家经济的核心驱动力,其带来的“繁荣”注定短临时脆弱。由战争催生的经济风暴,破坏力大概远超战场的硝烟。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714A03LP5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