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架中国歼轰-7A“飞豹”战斗轰炸机在短短两天内,对日本航空自卫队的YS-11EB电子侦探机展开了近距离拦截,让这种险些已经淡出人们视野的大型战斗轰炸机再次引发关注。 执行防空拦截不是战斗机的事情吗?为什么会派遣战斗轰炸机去执行呢?歼轰-7在执行此类使命中相比其他机型有什么上风呢? 据日本防卫省提供的消息,这一事件发生在7月9日和10日。 7月9日,中1架歼轰7A战斗机对日本航空自卫队YS-11EB电子侦探机举行了近距离拦截和驱离,当时双方的距离仅为67米,颠末15分钟空中对峙后,日本侦探机被迫离开该区域。 7月10日,中国再次出动歼轰-7战斗轰炸机对日本YS-11EB电子侦探机举行拦截,双方对抗持续了约10分钟。 日方称,歼轰-7战斗轰炸机对日方电子侦探机的水平和垂直距离远远低于国际通行的安全飞行标准。从日方公布的相关照片来看,执行拦截使命的歼轰-7A战斗轰炸机携带了PL-5近距格斗导弹。 根据日本媒体的报道,歼轰-7A战斗轰炸机在2次拦截时,都是从YS-11EB侦探机的右后斜下方接近,随后加速逾越,并从侦探机前方掉头,再度举行迫近。 采用此种“剪刀式驱离”战术,不光能够有效打乱对方航线,还能带给对方飞行员强大的压迫感,阐明“飞豹”战斗轰炸机的飞行员手法娴熟,肯定不是第一次对外军飞机执行驱离使命了。 事实上,“飞豹”战斗轰炸机由于其航程远、滞空时间长,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服役后就一直兼职干着驱离东海外机的使命,当时部署在上海等沿海都会的海军航空兵战斗轰炸机干起驱离外机的使命,远比航程有限、留空时间较短的歼-7、歼-8要更加有效。 早在1974年,我国海军在西沙海战中取得了对南越海军"一边倒"的胜利,但由于得不到航空兵有效支援,担心南越空军报复,已经取得海战胜利的我军舰艇编队不得不后撤。这种情况还发生在1988年的南沙海战中,我军水面舰艇编队同样是在取得海战胜利后,由于担心越南空军苏-22“装配匠”战斗轰炸机的威胁,不得不撤离作战海域。 当时,我国空海军航空兵的主力仍然是歼-6、歼-7和强-5等战机,航程短、机载装备简单,无法深入远海支援我国舰队作战,而轰-5、轰-6等轰炸机虽然航程够,但无法举行争夺制空权的战斗。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了新一代歼轰-7战斗轰炸机的研制。 空军和海军分别提出了并列双座型和串列双座型两种不同的需求,前者的座舱结构酷似美国F-111“土豚”战斗轰炸机、苏-24“击剑手”战斗轰炸机,后者酷似欧洲“狂风”战斗轰炸机。 最终,选择了海军的串列双座结构举行开发,而早期的歼轰-7战斗轰炸机也最先于1993年装备海军航空兵队伍,并赋予了“飞豹”的绰号,这是我军第一种有正式官方绰号的战机。 第一个与“飞豹”战斗轰炸机打仗的也正是日本的航空自卫队。1997年,日本航空自卫队的F-4EJ“鬼怪”战斗机在掩护海上自卫队的P-3C反潜巡逻机收集我沿海雷达信号时,首次遭碰到了歼轰-7战斗轰炸机的拦截。原本日本飞行员以为当时中国刚刚装备苏-27战斗机,还没有熟练应用,不大会出现在海上,而沿海布置的歼-7战斗机航程太短也没有太大威胁,所以非常安心地执行护航使命。 结果一架从来没有见过的双座大型战机袭来,迫使F-4EJ战斗机不得不主动避让,而这架战机与F-4EJ战斗机玩起贴脸飞行,一刻也不退让,最终将“鬼怪”战斗机的燃油耗光被迫撤离。 这就是日本航空自卫队首次与“飞豹”的遭遇战。 歼轰-7战斗轰炸机最大航程2850公里,可以长时间在使命区域上空执行使命,比当时短腿的歼-7战斗机更加得当长途拦截,能够有足够的油量陪着外机玩儿。 而且,歼轰-7战斗轰炸机本来就是为海军航空兵计划,其拥有更完善的海上飞行能力和救生装备,加上两名飞行员的配置,使其能够更好承担起远海上空的拦截驱离使命。 别的,歼轰-7战斗轰炸机拥有一门双联装航炮,还能挂载2枚PL-5短程空空导弹,到了歼轰-7A更是可以携带2枚PL-5空空导弹和2枚PL-8空空导弹,搭载数量超过歼-7战斗机,足以在和平年代的“猫捉老鼠”游戏中展现武力威慑。 别的,歼轰-7A还能够搭载多种使命吊舱,不光能够驱离外机,还能够收集外机信息,做到驱离、侦探两不误。 其实,我国使用轰炸机来执行截击作战使命早已有之。 在上世纪60~70年代国土防空作战年代,我国就曾经将图-2轰炸机、图-4轰炸机改装成为重型战斗机,执行过对美台夜间侦探机的截击使命。别的,还将轰-5轰炸机改装成为照明机,帮助战斗机拦截美国的高空侦探机。 此次拦截的日本航空自卫队YS-11EB电子侦探机非常狡猾。 该机虽然外形看上去是民用飞机,但却是航空自卫队专门用来举行情报收集的空中平台,特殊擅长对雷达波、通讯频段等敏感信号举行侦探与记录,而在东海方向有即将再次试航的“福建”号航母,这是我国核心战略资产,不容他国窥视。 在这样的配景下,中国派出战斗轰炸机举行实时拦截,是有理有据的。 过去,我国对日本自卫队的飞机通常以“监视”或“伴飞”为主,我们还会称日本飞机上的拍照师为“御用拍照师”。这次“飞豹”战斗轰炸机的近距离驱离适当地展示了我们的肌肉,并释放了一个明确的信号——中方不再容忍日本在争议空域以内举行信息侦探,以保障我国东海方向国家安全。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715A059FM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