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网红批判中国人,夏天撑雨伞防止晒黑,被吐槽是种族歧视,克日,一位黑人博主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段视频,质疑亚洲人在大晴天打伞防晒的行为,并将其与“白人至上”的思想挂钩,以为这是在迎合“以白为美”的西方审美观。 这番言论在网络上引发了不少亚洲网友的不满,很多人直言其观点自己就充满了文化偏见和认知傲慢,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亚洲人在阳光猛烈时撑伞遮阳,是出于非常实际的健康与生存思量,亚洲地域尤其是东亚、东南亚,夏季紫外线极强,防晒不仅仅是“为了美白”,更是为了防止晒伤、晒斑、甚至皮肤癌等健康问题。 而在气温动辄高达三十多度的城市里,打一把伞遮挡炙热的阳光,无疑能有效降低身体的热感与不适感,这既是生存智慧,也是一种气候适应方式,根本无关种族、肤色、审美霸权,更重要的是,亚洲文化中对于“白皙”的审美,早在数千年前就已存在,远远早于现代西方的任何“白人至上”叙事。 中国古代文人诗句中频繁出现“肤如凝脂”“皓腕雪肤”“手如柔荑”等词汇,表达的是对精致、清洁、健康肌肤的赞美,而不是对某种特定种族肤色的模仿,这种审美,与环境、社会分工和文化语境密切相关——古代劳作阶层暴露于烈日之下,而贵族阶层皮肤白皙,成为清闲与富贵的象征,自然被赋予美的含义。 讽刺的是,这位博主批评亚洲人“怕晒黑”的言论自己,恰恰体现了某种“西欧中心主义”头脑——仿佛全世界的文化行为都要围绕西欧历史和意识形态去解释,亚洲人连打一把伞都要被解读为在“追随白人审美”,这种将所有行为都强行套入“种族话语”体系的做法,本质上才是对其他文化的不尊重。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立发展的美学体系与生存方式,不能因为某些行为在形式上与他者相似,就武断地贴上意识形态标签,更不应用“反种族主义”的名义去强行审判和抹杀别人的文化表达,这种做法自己就是另一种文化霸权。 末了要强调的是,审美从来就是多元的、主观的,喜欢白皙、喜欢健康肤色、喜欢小麦色,这些都是个人选择,与任何种族或政治态度无关,文化交流应当建立在平等与尊重的基础上,而不是动不动就挥舞“种族主义”的大棒,对他人生存风俗指手画脚,真正的反种族主义,应该是尊重差异,而不是否定差异,对此你们有什么想吐槽的吗?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709A08ZN6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